二十四节气的起源据传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能够通过竹竿在日影下长度来确定时变化和季节交替。一年当中,正午日影最短的一天是夏至,最长的是冬至,长度正好被分为春分和秋分,后期发展到秦汉时期有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二十四节气主要反映的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也就是中原地区。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古代人们先是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