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扫一扫 扫一扫 扫一扫 大家好,转眼已经是夏天,一月一度的「印象文案」系列又来和你们相见啦! 工作以后,日子就像是装上了加速器,快到让人觉得短暂地停歇一会儿都要承受浪费时间的”罪恶感“。我们似乎习惯于每几秒就划走一个短视频,却少有耐心在同一件事物上停留太久。倘若在某一天我们尝试放慢脚步,不急于快速地看见每一件事情的结果,自我感受上的“时间”速度与意义是否会有所变化呢? 本期的8句文案,正是我在过去一个月许多次对事物的细品慢嚼中发现的,大概慢下来的意义就是不错过一些美好,而把这些用心发现的美好分享给更多的人就是这篇文章的意义。 01
然而,语言表达上的自嘲口吻又能很快冲淡人们那一瞬间的忧伤,平添些诙谐意味。生活可能就是这样吧,会有无奈,会有不知所措,但有时一些微小的改变也能带我们去看不一样的风景,比如换种心态,又比如在晚上7点的时候走出格子间,抬头看看月亮。 02
" width="100%" height="100%" frameborder="0" allowfullscreen="allowfullscreen" align="none"> 其中,一首名为《雨的心思》的诗歌尤为打动我。人们在听雨的时候,大概并不会在意一滴雨的去向,可在孩子的眼里,每一滴雨都有它的独特性和心思。除了落在地面、汇入湖海,还有雨滴落在种子上,生根、发芽、长成大树,又或者开出一朵花,原来看似相同的雨还有如此多的不同,雨过天晴后,不一定是雨的退场,而可能是与种子、花草、树木融为一体的新生。 于个人而言,也有着和雨滴一般的相通点吧。或许在人海中我们都是普普通通的一员,但是我们作为自己人生的主角,可以选择前进的方向与道路,可以活出自己的不同,在漫长的时间维度,谁又知道生命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呢?即便没有惊喜,在无数个跟随内心的选择中我们也已然获得自由。 03
“生活中快乐是有烦恼的""生活里硬撑可以但没必要”“生活里时间总是不够用”......在铺陈美好之时,生活中的“不完美”没有被忽视,而是被拿上台面与快乐、温暖、闲适等一切好事共存。这不正是生活的本来面貌吗?有让人焦头烂额、气急败坏的时刻,也有令人兴奋激动的暖心瞬间,不管是怎样的时刻,它们都终将化作生活里的小波澜,而那些你用心对待的日子,也都会留下痕迹,然后在意想不到的某天,成为生活偏袒你的标识。 没错,“生活,总是偏心那些用心对待它的人”,这种偏袒,是生活给的,也是自己馈赠于自己的。 04
不知大家是否有过在几个选择或一个决定执行前犹豫不决、惶恐不安的体验,我想“不怕慢,只怕站”用在这种时刻再合适不过了。与其纠结做还是不做、来不来得及,不如先迈开脚下的步子,即使慢一点,也总归是离目的地近了些。 站在悠长的历史长河与宏大的叙事背景中, 葛老师形容自己的始学研究如同“绕到后台去看卸妆”,又如“拿着X光照美人”,如此贴近真相与事实,事物那层朦胧的美感便褪去,此时,观察者更需要耐得住那些慢下来、反复求证的时光,正是一代代这样“不怕慢”的人,为后世踏出了一条更宽阔的路。《十三邀》的一位观众留言道:“在历史学学习过程中,经常反复叩问自身一个问题即‘我的研究有什么意义’,或许在变动不居的当下,让心灵暂且平静就是人文社科的意义所在。”同样让人动容。 05
为什么要读书?毛姆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有人试图在书籍里寻找通往大千世界的道路,有人渴望在文字的浩瀚大海找到开启自我心灵大门的钥匙。不管最初促使一个人拿起一本书的动因是什么,那些将书本拿起就再也放不下的人在书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净土,又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迸发出新的东西,在这种动态交流中萌生的力量感是阅读更为珍贵的意义。 或许当我们不再追问阅读的意义,只是将其作为如同一日三餐般自然的存在,变成一个终身的爱好,我们才能看清阅读到底让我们通往何处。幸好,在“变”成为“不变”因素的时代里,还有书卷搭成的“避难所”。 06
顾晓军,中国国家图书管管理员,一个在读到动人的文字时即便面对镜头也会忍不住哽咽、流泪的男人,更是早在9年前就有人在豆瓣发帖寻找过他。原因是贴主每次来图书馆,都能看见他手捧一本波斯语书籍,很认真地阅读、做笔记,而这样的专注其实已经默默感染了许多个来图书馆的读者。在节目拍摄期间,还有人特意上前感谢顾晓军:“您就像一个扫地僧一样,给了我一些指点,给了我一种激励。” 访谈间,顾晓军分享了一句他很喜欢的谚语——"I‘m alone but not lonely",紧接着他解释道:“我们可能会经常一个人独处,但这种状态下未必一定是和别人孤立的,或者说也可以理解成一种互相在精神上的鼓励。” 记得中学时上英文课老师时不时会提及alone和lonely的区别,在我看来顾晓军的所言所行正是对这两个词微妙意义差别的最好解读。身可独处而心不孤独,这大概也是喧嚣当代生活里的某种解药。 07
" width="100%" height="100%" frameborder="0" allowfullscreen="allowfullscreen" align="none"> 故事中,开了20年厂子的老伍,在工厂关闭的那天,想尽办法保留最后一台机器,可这台机器和他的坚持都无法得到别人的认可与理解。几万块购入的机器被再次收购时被嫌弃太破旧,只值两千块,不愿意贱卖这台机器的老伍只好将它带回家,被妻子抱怨:“这日子还要不要过了”。于旁人看来,工厂都没了,死守着一台机器的确挺傻的,但对老伍来说,这最后一台机器更像是自己内心的一束光、一道防线,装着过去被燃烧掉的青春岁月,也装着对未来的希望。正如片尾老伍说道:“人总得留一些念想,会有那么一天,我老伍会再次听见机器转动起来的声音。” 影片的最后,没有反转,没有奇迹,但老伍静静地站在废墟里,心中还保有一丝坚定的信念,这就是生活最动人的答案。世界上的英雄,不过都是无数普通人在坚守内心的光罢了。 08
同样是围绕“变”与“不变”,蒙牛将更为生活化、常态化的场景带入,brief,deadline,工作,余额......借助这些人们熟悉的比较物,拉近与人们的心里沟通距离,借助网友自发传播,“时代在变,要强不变”的主题也默默植入人们内心。 本期分享到此结束,我们下期再会! 过去一个月,你还发现什么印象深刻的文案呢?欢迎分享! 手机扫一扫,阅读下载更方便˃ʍ˂ |
@版权声明
1、本网站文章、帖子等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2、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注明“转自(或引自)网”字样,并标明本网网址。
3、本站所有图片和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仅用作展示,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QQ: 1367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