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扫一扫 扫一扫 扫一扫 日常工作中,在产品原型设计阶段,很多时候产品经理和设计师评估设计方案,会存在隐忧:
这是因为设计师在处理设计方案的时候,大部分采用了用户访谈,竞品分析,可用性测试甚至直觉经验判断等定性的方式,即使使用定量问卷,也无法直接询问「哪个方案更好?」这种用户「容易说谎」的问题。这就使得设计方案的推导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在 C 端产品的设计中尤为容易遭受质疑。 体验设计要更「科学」,就要求设计师培养数据意识,将体验设计当成一场「实验」,讲求从产品数据中发现问题,找到问题信息,并最终验证方案的有效性。 不管是在产品的成长初期探索方向,还是产品的成熟期商业化阶段,使用数据思维都可以帮助产品快速迭代,调整方向。如何进行数据思维的方案设计呢,可以归类为一个框架: △ 数据思维的框架 比如微信信用卡还款是一个体量较大的成熟期产品,一方面用户养成了固有习惯,不适合大刀阔斧地进行版本优化;另一方面,小的体验改动也不一定会带来数据的提升。 因此就对应了文章开头所说的隐忧,这个时候采用数据验证的方式来进行一些设计方案的判断,是比较合适的方法。 下面我将结合最近在做微信信用卡还款-分期还款改版的产品案例,按照上述框架,详细讲解一下进行版本 A/B test 和数据验证的过程。 当然更大功能的迭代需要收集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分析,结合定性方法,再进行上线测试数据验证,越科学严谨越好。因为分期还款流程简单,因此着重关注改版数据验证。 明确目标对于设计方案来说,明确目标是第一步。这个目标可能脱胎于产品大的方向,比如拉新,活跃,商业化等等。对应到具体的产品流程中,可能就是提升转化率,提升客单价,提升用户粘性等等。 拿本次要改进的分期还款设计来说,分期还款既是一种为用户提供的还信用卡的补充方式(用户价值);又可以通过和银行合作获得分润(商业价值)。 分期的接入,从 2016 年到现在,有一个银行递增的过程。功能搭建完成后,分润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明确分期方案的业务目标为:提升用户分期笔数。(至于目标设定的道德伦理和诚实设计,是另一个话题了) △ 分期还款银行不断接入 发掘问题/机会点明确目标之后,需要对产品流程进行分析,进行指标的进一步拆分。看一下流程中哪些指标的提升有助于目标的实现,比如在分期流程中,提升用户笔数可以拆分为:增加分期用户的数量和点击用户的转化率。 也就是在流程中的第二、第三步是最容易完成目标的,缩小了问题的范围。 △ 分期流程图 理想的情况下,针对第二步和第三步可以有很多种方案,针对关键信息进行排列组合直到找到最优解(如谷歌设计冲刺等方法可以提供帮助)。 但是在本次改版里,我们可以通过走查线上版本定位体验问题,提出改进假设。同时线上数据走查也为后续对比做准备。 △ 线上分期还款页面走查 走查后,通过定性分析和点击数据总结问题如下:
提出假设要提升的关键指标已经拆分:增加分期用户的数量和点击用户的转化率; 要解决的页面问题点也已经达成共识,此时就可以着手提供一个方案了,也可以称之为一个假设。 方案假设需要关注以下信息: 1. 核心用户群(用户标签和分类) 在本次分期用户中「核心用户群」的提取不在此赘述,一是因为分期银行用户包本身有一个区分;二是由于时间问题没有提取完整用户画像,后续接入 Bi 系统再进行仔细盘查。 2. 需要优化的变量 本方案中主要是对分期中用户最关心的变量「期数和手续费」的展示进行了优化。 3. 方案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也就是方案设计之初,我们想得到什么结果。上文中已经提到了,增加平台的商业收入,为此要提升分期还款的笔数。 4. 方案设计的依据是什么 在设计方案的时候,制定了设计原则,如下图: △ 设计原则 设计原则是在第二步做问题定位的时候推导出来的,作为后续方案产生的依据。 △ 界面元素规划 需要注意的是在 A 和 B 方案之间尽量控制变量,单一变量的差距越明显,结果越具有说服力;反之,多种变量导致的对比越模糊,结果就会越模糊,因为没有办法追溯到底是什么影响到了结果。 在本次分期还款改版中,我认为最需要对比的变量为:「分期期数和金额的对比」,它对用户的转化有直接影响。因此在设计方案的改进中,也着重优化了这块内容。 5. 观察什么测试结果(测量结果对比) 在本方案中观察的结果对比是分期试算页面提交按钮的点击量,以及最后整个分期转化率的对比。 △ 方案改造前后对比 △ 试算、完成、账单记录全面优化 上线测试在此次方案上线的过程中,我们将新旧版本作为 A/B test 同时在线上进行灰度测试,用以对比单一变量「分期期数和手续费」不同展示情况下,对用户分期笔数的影响。 除了制定灰度策略,还需要控制 A/B 方案用户包,限定测试时间,以保证在单位时间内,A/B 方案的用户质量、用户浏览量基本一致,这样的数据才具有对比性。还要避免在后期拉取数据的时候出错,或者数据差距太大失去可比性。 本次前端小伙伴先上线了针对两家银行的白名单,然后制定了 10% 的灰度策略,全程监测无问题后逐步放量灰度直至各 50%,灰度一周后进行了数据收集对比。 △ 上线的A/B test方案 结果分析分期改版的结果如何呢?可以认为这是一个「成功」的改版,因为预期的结果(用户点击和转化提升)得到了验证。同时因为是商业化项目,转化率的提升意味着实实在在的业务收入增加。 △ 界面数据提升和总的数据提升 关键结论:
同时进行了 A/B 方案的热力点击图对比: △ A/B 方案热力图对比 在热力图中可以看出:
总结和后续数据验证设计,并不是说每个设计师都需要精通统计学,深入研究数学问题,而是尝试一开始用数据的思考方式来进行一个方案的目标设定、问题点分解、方案设计、上线验证。 可以称之为「以终为始」服务业务的一种方法。可以更好地帮助设计师与业务方沟通,证明设计的价值。 后续我也会更多的从已有数据的采集分析来进行设计推导,进行更「科学」的设计。总结以下几点经验可以给后续复用: 1. A/B test 适用于测试单一元素变量 如文案、操作、图片的场景,较长流程需要进行拆分测试,以准确定位到影响元素,找到最佳组合。 2. 少量数据依然有效 即使短时间内只产生少量转化,仍然能很快确定用户最喜欢哪个版本,同时要把控测试耗费时间、人力,不能滥用。 3. 成功元素具有可复用性 如使用 A/B test 找到为服务带来好的转化的表单或页面设计后,应该在后续复用,或进行升级。 4. 大大降低改版风险 在重大决策或意见分歧时,避免风险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 最后数据不是万能的,但是数据可以帮助我们。 我们发现一件事,增加你测量的东西的数量或者提升你测量的保真度,并不能带来确定性。因为它实际上并没有产生新的东西,来说明这个比那个好。它只是揭示了更深层次的复杂性,涉及到了更多的内容。然后它就变成了一种平衡。我们仍然需要有直觉,我们仍然需要判断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 参考文献:
欢迎关注「腾讯FITdesign」的微信公众号: 手机扫一扫,阅读下载更方便˃ʍ˂ |
@版权声明
1、本网站文章、帖子等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2、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注明“转自(或引自)网”字样,并标明本网网址。
3、本站所有图片和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仅用作展示,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QQ: 1367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