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素材 首页 大神 产品设计 查看内容

QQ和微信的输入栏为什么不一样?来看这篇深度分析!

2020-2-4 01:1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826| 评论: 0

摘要: 很多问题,并没有绝对的标准,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有主动去思考其背后的逻辑。 问题一 iOS 13.3 版本的 iMessage 功能原版与新版对比,好在哪里?为什么这么改? 这次 iOS 13.3 的更新点,有一处是对 iMessage 做了 ...
二维码1

扫一扫
官方手机版

AI创作助手小程序

扫一扫
AI创作程序

木子官方公众号

扫一扫
木子公众号

木子AI官方公众号

扫一扫
AI公众号

很多问题,并没有绝对的标准,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有主动去思考其背后的逻辑。

问题一

iOS 13.3 版本的 iMessage 功能原版与新版对比,好在哪里?为什么这么改?

QQ和微信的输入栏为什么不一样?来看这篇深度分析!

这次 iOS 13.3 的更新点,有一处是对 iMessage 做了优化,这是苹果中国团队一直在着手解决的问题,在 iOS 13.3 上,具体的变化是把信息分为:

  • 所有信息;
  • 已知联系人(与通讯录联系人或曾回复过发件人的对话);
  • 不在通讯录;
  • 过滤信息。

1. 解决歧义

原版的分段控件,显示的是「联系人与普通短信」和「不在通讯录」。

仔细观察的人就会发现,原版的「联系人与普通短信」所包含的信息,其实都不是已知联系人的信息,比如 95595 的通知信息,它本身不在通讯录里,所以按照原版的逻辑,它应该出现在右边的「不在通讯录」里。

但是,它还是在左边的「联系人与普通短信」里。而出现在「不在通讯录」的信息,大部分都是垃圾信息。

所以这里存在一个歧义,就是「不在通讯录」应该改为「垃圾信息」或「过滤信息」,而「联系人与普通短信」应该改为「所有信息」。

于是,新版应该是「所有信息」和「过滤信息」。接着,再从所有信息里区分成「已知联系人」与「未知联系人」,那么这个短信内容就分成了四个模块,分别是:

  • 所有信息;
  • 已知联系人信息;
  • 未知联系人信息;
  • 过滤信息。

这样一来,分段控件就满足不了四类信息的呈现目的,于是用列表就会更直观。

2. 功能解读

用户陌生短信多,对用户干扰大。

通过「联系人是否在通讯录中」来区分短信类型可以有效管理陌生短信。

完全陌生:服务登录和身份认证的短信来源往往不在通讯录中;不完全陌生:在通讯录中的联系人和已回复短信的信息来源是熟悉的。

区别两者的好处是让用户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操作:

  • 保留:不完全陌生的信息来源会保留;
  • 删除:陌生的信息来源会删除(或查看后删除,如验证码);
  • 已读:在「所有信息/不在通讯录」中浏览短信;

明确操作更有助于对信息进行有效管理,优化存储空间。

总结:

  • 整合简化,满足大部分用户直接查看所有信息的需求;
  • 细化分类,自配置功能,满足部分用户分类处理信息的需求。新的形式只是采用「隐藏」的简化手段承载了额外的分类功能。

结论:提升用户使用效率。

问题二

同是支付功能,为什么微信把收付款统一放在一起,且收款需要多一步操作,而支付宝把收款和付款分开放在首页

QQ和微信的输入栏为什么不一样?来看这篇深度分析!

功能点在产品中的层级处理,往往是由产品本身的定位决定的。

大家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要记住一个原则,拿两个不同类产品做功能对比是没有意义的。

微信是社交平台,支付宝是超级工具,它们的定位不同,讨论说为什么这个是这样,而那个不是这样会显得很片面。

但为了解答这个同学的问题,我还是简单聊下。

收付款功能,对支付宝这个超级工具来说,是最高层级的功能,但是对微信来说并不是(虽然微信支付很棒,但是在微信的产品设计中还是以社交为主)。

另外,这两款产品,熟人之间可以用红包或转账完成交易,所以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得先把前提定为陌生人交易。

平时出去买东西,更多是扫商家打印出来的二维码付款,或给商家扫客户的二维码付款。

在商家场景,客户用收款的情况是很少的,除非出现支付错误,客户付多了。于是商家需要还钱,除了可以让商家操作全部退款,让客户重新支付之外;还能通过客户的收款码,把客户多付的钱,打给客户。

但是这样的场景很少,自然扫一扫和付款码的优先级,会比收款码要高(更不要说扫一扫是天然高优先级功能了)。

而对于支付宝来说,分开呈现可以理解,毕竟产品本身就是支付类工具的定位。而对于微信来说,在「+」里面再放置一个收款码,或者在「我的」里再拆分一个位置出来给收款码,用于陌生人之间的转账交易,显得有些多余,毕竟使用场景太少。

以至于两个都放出来对于社交产品微信来说没有必要,对于支付工具支付宝来讲,也需要将付款放置在收款之前。

重点。

其中还有个核心点是,微信的「收付款」不仅仅指的是收款码和付款码,它们还包括了赞赏码、群收款、面对面红包、向银行卡或手机号转账。

所以对于微信来说,收付款不是一个简单的收付款,而是在定义上,只要跟「收付款」有关的功能的入口。如果你现在方便,再看下它们的排列顺序。

所以,这个功能就不好拆分,一拆分,就不是两个二维码的事情了,而是 6 个子功能的问题。

这也是我前面说的,为什么两个不同产品的功能,不能简单用来对比的原因。仔细分析下就会发现,它们的差异会很大。

问题三

同样是即时通讯产品。微信与 QQ 的底部输入栏为何不同?

QQ和微信的输入栏为什么不一样?来看这篇深度分析!

在聊天页的底部栏双方的功能承载数量不同:QQ 一共放置了 19 个功能,而微信放了 12 个,其中双方相重合的功能点共 10 个。

两者前 4 个功能基本一致:语音输入、图片、拍摄、表情包。QQ 将「红包」放置在第 5 位,微信则是将「语音通话」放置在第 5 位。

如果 QQ 像微信一样的底部栏设计会导致「更多」中需要放置 17 个功能点,按照现有排布方式会变成 3 页滑动(8+8+1)最后一个功能层级更深,使用率会更低。

总的来说,两者的功能排布所造成的差异可以是以下 3 点。

1. 产品定位

作为熟人社交的微信,与对方沟通的过程中比较注重沟通的效率和专注度,他们的对话往往是有明确主题和目标,希望创造高效冷静的对话环境。

QQ「每一天乐·在·沟·通」,在强调沟通的同时还突出了「乐」的重要性。

2. 用户群体

微信面向用户,特别中老年人用户,学习成本不能过高,所以在对话时不宜有太多内容,一是容易让用户困扰,二是容易误触。因此需要调性更稳,且懂得克制。

QQ 用户群体较年轻,而且社交群体多样化,因此发表情图片,语音功能变声,相机滤镜表情,红包有不同功能增加沟通时的互动性,同理动态头像(框)以及聊天字体的多样化都能使聊天内容更丰富,在满足基础的沟通交流上还要满足年轻人对于新鲜事物的探索。

3. 功能灵活性

功能在很多时候是需要看战略与方向的,比如 QQ 如果要推红包,就会把红包位置提前。所以 QQ 这样的底部功能在变化上更符合年轻化的气质。

总结:产品的定位和使用人群不同,在功能的表达方式上有明显的不同,QQ 功能更多的是「放」,直接展示功能吸引用户使用,而微信更懂得「收」,弱化次级功能,强化主要功能。

强化主要功能,弱化次要功能,也是提升用户体验的方式。

延展阅读:

微信新版发布,这 7 个设计细节做得太棒了!

相较于 QQ 频繁的更新频率与对新功能新尝试的包容度,「微信」的更新就显得保守许多。

阅读文章 >

问题四

有两种七日签到的机制,一个是连续签到,比如百度网盘。另一种是按自然周来算,比如掌上生活。作为 7 日签到功能,分别用这两种显示方式的原因是什么?

QQ和微信的输入栏为什么不一样?来看这篇深度分析!

签到功能是通过虚拟或实际的奖励,提升用户的活跃度、增强用户粘性、提升登录注册转化率等等。

7 天连续签到。

连续签到的目的是,通过奖品价值递增,调动用户连续登录的积极性,提升产品日活情况。

这里的关键点有两个,一个是天数,一个是连续的。

7 天对比 1 个月,在时长上能被用户更好接受,虽然最终奖励不同,但积极性来说前者会更好,毕竟更容易完成。除非,最终奖品是超出预期的。

连续的话,譬如用户忘了或有一天不想签了,那第二天进来又成了第一天签到,于是索性就再也不参与了。

所以这类工具产品通常会把最终奖励设计得比较诱人,连续签到天数也设定得少一些,以此来提升用户粘性。

自然周签到。

自然周签到的好处是,即使有一天忘了签到,也不影响后面几天,且更便于系统发放奖品。

比如周一用户忘了签到,周二再来,还是可以对周一做签到操作,只是周一的签到奖品拿不到了而已。不过有的产品能通过补签卡来解决这一问题。

另外,用户每天来签到,看到的都是系统设置的当天发放的奖品,比如周二来签到的都是送圣诞帽,这样管理员可以根据预算情况、节假日、热点新闻等因素,来实时设置每日奖品的类型,与被领取的奖品数量,对运营工作来说会更灵活。

而像 7 天连续签到那样,每个人签到的天数都是不一样的,那么奖励也就不好评估。以至于连续签到奖励大多是积分等奖品。

问题五

排行中展示数据的动态变化有什么作用?(新热点、趋势)

  • 用户:增强用户对部分数据的活跃度感知,帮助用户筛选决策信息。
  • 产品:展示数据的热度指标,可以渲染烘托参与气氛,增加信息的真实性,吸引用户查看,起到导流的作用;引导用户查看排行中头部数据外的其他数据,对高热度内容产生兴趣,起到分流作用。
  • 问题:为什么淘宝热榜中展示了趋势信息,但是微博实时热搜榜却没有?

QQ和微信的输入栏为什么不一样?来看这篇深度分析!

更换频率差异。

微博实时热搜榜更新快,只需要根据排行就可以清晰了解信息热度,趋势的显示意义小;而淘宝热榜更新相对较慢,为了引导消费,所以提供了趋势指标帮助用户决策,上涨的趋势会起到「大家都在买」的心理暗示作用,刺激消费者点进去看看。

产品特异性。

用户对话题排行敏感,有明显下降趋势的图标,对控制舆情不利;对于淘宝热榜,商家和用户都需要知道更准确的搜索倾向,即上升下降趋势,了解商品热度。

谢谢阅读,喜欢的话点个赞吧~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呆呆U理」

QQ和微信的输入栏为什么不一样?来看这篇深度分析!

手机扫一扫,阅读下载更方便˃ʍ˂

@版权声明

1、本网站文章、帖子等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2、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注明“转自(或引自)网”字样,并标明本网网址。
3、本站所有图片和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仅用作展示,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QQ: 13671295。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广告图片
悬浮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