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素材 首页 大神 产品设计 查看内容

万字长文!十大设计心理学知识点全面解析

2020-9-10 02:2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80| 评论: 0

摘要: 人处于大自然或形色的社会中,会进行下列一系列活动。 会通过观察周围环境来感知周围事物,同时把感知到的东西进行记忆。 在感知事物的同时,大脑会进行思考,思考的时候,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这样就会把东西牢记 ...
二维码1

扫一扫
官方手机版

AI创作助手小程序

扫一扫
AI创作程序

木子官方公众号

扫一扫
木子公众号

木子AI官方公众号

扫一扫
AI公众号

人处于大自然或形色的社会中,会进行下列一系列活动。

  1. 会通过观察周围环境来感知周围事物,同时把感知到的东西进行记忆。
  2. 在感知事物的同时,大脑会进行思考,思考的时候,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这样就会把东西牢记于大脑中~
  3.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人们除了生存之外,越来越重视精神文明,提高精神文明的重要途径就是阅读(读书)。
  4. 人是社会性动物,有着某些共同的特性,处理(决策)事情也会有共通的动机来源。
  5. 人在一生中,总是在对事情进行决策,人无完人,人都是会犯错的,可能面临的就是相对的失败。

根据以上场景,可以提炼出十个关键词语:

人的社会性、人的动机、如何观察、如何感知、如何记忆、如何思考、如何集中注意力、如何阅读、如何决策、人会犯错

从这几个关键词语场景出发,作者总结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心理学小技巧,帮助我们在做交互设计时,有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人的社会属性

1. 社交

人具有群体属性,人是需要社交的,人的社交人数是有限制的,有一个非常著名的「邓巴数字」,150。

人与人的关系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强关系指的是紧密联系的圈子,而弱关系则表示人与人的联系并不是那么紧密。

邓巴数字的背景是强关系。在社交网络中,很多都为弱关系,比如微博、twitter、ins、简书、知乎、豆瓣等具有分享内容,获取粉丝的社交或内容分享平台;当然也有强关系的代表:QQ、微信、facebook。

小贴士:

  • 在设计社交软件时,分清楚设计前提是强关系还是弱关系
  • 如果是强关系,可以设计一些拉近人与人近距离接触的功能,帮助用户相互了解
  • 如果是弱关系,拉近人与人关系不是主要目的

2. 模仿、同情

镜像神经元促使我们模仿别人- 镜像神经元促使我们产生一定的情感,即同情,感受他人之感受

小贴士:

  • 在做设计时,如果想给用户一定的操作指导,可以给予示例或某些故事情节。
  • 例如,淘宝的买家秀、海淘和社区,给用户穿衣示例,或是让用户之间互相模仿,产生购物欲望。

3. 人参与集体活动,会更加幸福

人在参与同步活动时,镜像神经元会产生幸福感

生活示例:结伴逛街、旅游时,会更加幸福(自己的感受)

小贴士: 线上社交,很多都是异步活动,为了让用户产生更多幸福感,可以提供一些同步功能,比如直播、视频音频、线下活动等。

4. 线上交互规范遵循线下社交规则

当登录一个软件或网站时,你期望得到的反馈或交互,可以对应到预期的人际交往规则上

小贴士:设计产品时,多考虑用户希望如何与它进行互动,产品的交互是否符合人际交往规则。

5. 人们爱说谎

说谎的程度不一样,面对面<纸笔<电子邮件<打电话

道德分离理论, 即为了摆脱自身行为的不良结果,人们会变的不道德

小贴士:在做用户调研时,最好不要用电话调研,可以面对面,一对一。

6. 倾听,沟通信息的重要方法

大脑同步程度越高,倾听者越能理解对方- 镜像神经元起了一定的作用

小贴士:

  • 如果想用户更好地理解信息,不能只单单的靠文字阅读,
  • 可以加音频或视频,让用户听到声音,更好的帮助用户理解。

7. 我们更喜欢联系熟人

和上面说的「强关系」不谋而合

大脑对熟人反应独特,内侧前额叶皮质被激活,而这个部位是感知价值、情绪和控制社会行为的

小贴士:在做社交软件时,区分是联系熟人还是陌生人(强关系和弱关系),针对做不同的功能。

8. 笑,是为了沟通

笑是无意识的- 笑是本能- 笑是会感染的- 笑与幽默无关- 说话人笑是听话人的两倍- 女人比男人更爱笑- 笑彰显了社会地位,社会地位越高,越不爱笑(黑人问号?)

小贴士:

  • 普通的聊天和互动,会比刻意的幽默笑话,更能带来笑声。
  • 线上产品,可以通过表情(笑),更好的进行沟通。

9. 假笑不太容易被识别

视频比照片,更能让人分辨是否假笑

人们不仅仅通过眼睛,还通过脸部其他部分,来区分是否假笑

人的动机来源

促使人们行动的元素有很多,有目标趋近、变动次数奖励、精神奖励、简单的信息获取方式、信息的不可预知性、进步掌握和控制感、社交元素、自助、较少的竞争者等等。

1. 目标趋近效应

越接近目标,越容易被激励。例如,咖啡的积分卡效应。

比起人们关注有哪些事已经完成了,人们更关注还有哪些事没有完成

对应的,有反馈重置现象,即人们完成目标后,会丧失一定的热情

小贴士:

  • 设计任务时,可以默认用户完成了部分,来激励用户完成剩下的部分。
  • 当用户完成一个任务后,通常丧失一定的热情,此时,你要想办法再次调起用户情绪。

2. 变动的奖励更能激励用户

不定时,不定数的奖励比定时定数的奖励更有效激励用户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如果你期望一个人最大程度的投入到某件事中,最合适的方法就是变动次数

小贴士:

  • 功能设计时,可以考虑变动次数,来激励用户参与。
  • 比如邀请一个好友,获取奖励,邀请3-5个好友,获取更大的奖励。

3. 多巴胺和类鸦片系统

多巴胺的作用:让人产生愉悦感,追求、寻找和渴望(好奇心、热情)

顾名思义,类鸦片系统,让人产生满足

两者相辅相成,多巴胺让人产生欲求,类鸦片让人感受到满足,这样才不会失控,当然,评价一个人,总说这个人「有野心」或「知足常乐」,就是多巴胺强于或弱于类鸦片的体现

人受于多巴胺的驱使,总是在不断找寻信息。

4. 信息的不可预知性

多巴胺也受不可预知事物的刺激

巴甫洛夫反射,狗、铃声和食物,现实中的短信提示音

多巴胺促使人们找寻信息,经常刷微博、朋友圈即多巴胺循环

小贴士:

  • 网页设计时,可以给少量信息,来促使用户找寻更多的信息
  • 信息来的越不可预期,人们越沉溺其中(类似上面提到的「变动次数」)

5. 精神奖励比物质奖励会更有效

  •  物质奖励会促使人们行动,但是一旦消失,人们也就会丧失积极性
  • 如果想用物质奖励,意外的给予奖励或许会更有效
  • 创新工作,需要精神奖励
  • 如果产品具有社交性,产生人与人的联系,也会相应激励用户(例如,淘宝不仅卖东西,而且提供用户产生联系的功能,比如社区、问大家)

相关设计模型和实战案例

用QQ空间的实战案例,帮你学会最热门的上瘾模型

最近《创造101》让 pick 一词大火,大家都在讨论自己 pick 了哪位小姐姐,pick 到一定地步的人被称为铁粉,极端失去理智的叫「脑残粉」,pick 让我想到了上瘾这个词。

阅读文章 >

6. 让用户进步,控制事件发展

人们学习知识,进步;小小的进步可以产生很大的动力

小贴士:

  • 人们更愿意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完成任务
  • 想办法让用户设定目标,并追踪进度

7. 人们一定情况下喜欢自助方式来完成任务

人们喜欢靠自己做事,并充满动力

如果你喜欢提供自助服务,页面必须给予用户充足的可控性和自助性

8. 人有一定的自我克制能力

一些人的自我克制能力比较好,而有一些人则不然

举例,某宝页面,经常会看见「只限今天促销」和「仅剩3件」这种字眼,往往没有自制力的用户会中招。

9. 人天生懒惰

  • 网页设计时,设计时必须假定用户只匆匆扫一眼
  • 网页设计时,要让用户快速找到想找的内容
  • 突出内容,可以分块、突出字号、留白或突出搜索等

10. 快捷方式易用时人们才会愿意使用

页面提供默认值,有时会方便用户,有时也会使用户误操作

如果知道用户需要什么,就可以提供默认值,就算用错了默认值,也不会带给用户过多负担

11. 基本归因错误

人们评价别人,更多的会忽略客观因素,而归于他人的人品

评价自己的行为时,考虑的更多是客观因素

人们更愿意为自然灾害捐款,而不是人为灾难

在分析用户行为时,要时不时扪心自问「我是否犯了基本归因错误」

12. 习惯需要长时间逐步完成

给用户一些简单的小任务去做,而不是一上来就是复杂的任务

给用户一个每天回来完成任务的理由(签到,挣积分、金币...)

13. 竞争者少时,人们会更有竞争的动力

竞争会给人动力,但不要滥用(排行榜...)

竞争多余10人时,会挫伤人们竞争的动力。

人如何观察

视觉是一切感官之首。人大脑有一半的资源用于接收和解析眼睛所见。但眼睛所见并非全部,视觉信息还要经过大脑转换和解析,真正用来观察的其实是「大脑」。

1. 眼见非脑见

视错觉,例如「卡尼萨三角」、「缪勒-莱尔错觉」(竖线看上去不是一样长)

更多视错觉现象:

进阶学习!视觉设计中的11个经典的视错觉现象

主物质界面(译者):写这篇文章目的,是帮助大家理解这些让人抓狂的效果背后潜藏的原理。

阅读文章 >

大脑每秒要接受4000万次的感官输入,大脑会偷懒,会自动寻找规律(根据形状颜色)

在黑暗处,余光看的更清楚(700万对亮光敏感的视杆细胞和1.25亿对弱光敏感的视锥细胞)

人的视觉是二维的并非三维的,二维影像信息传到视觉皮质,被转化为三维

2. 整体认知要依靠周边视觉,而非中央视觉

对于识别具体事物,中央视觉起重要作用;而识别整体环境,周边视觉起重要作用

人们对周边视觉观察到的事物,比中央视觉观察到的,反应速度快

小贴士:

  • 页面设计时,页面周边内容也很关键
  • 如果不想干扰用户集中注意力观察主要内容,就不要再页面周边内容做效果吸引用户

3. 人们观察事物时,爱寻找规律

大脑中的视觉皮质细胞分工不同,分别只对直线、竖线、边线和有角度的线作出反应

人们能识别24种基本形状,然后这些形状组合成了我们识别和辨认的所有物体

观察事物和想象事物时,都会刺激大脑皮质细胞,但是想象事物时,大脑皮质细胞更加活跃

小贴士:

  • 页面设计,多用分组、留白来进行区分内容
  • 二维元素比三维元素更容易被识别

4. 大脑有专门识别人脸的区域

  • 大脑视觉皮质细胞中有专门一处是识别人脸的,叫梭形脸部区
  • 识别人脸可以绕过通常的视觉解析途径,直接由梭形脸部区识别
  • 杏仁核是控制情绪的地方,梭形脸部区离杏仁核很近,所以人们认出人脸时,伴随多种情绪而来
  • 自闭症患者不用梭形脸部区来识别人脸,而是用通用的视觉皮质细胞进行识别(一般是识别物体)
  • 我们会不由自主的看向别人眼睛所看的地方
  • 喜欢看脸是人的天性
  • 看着眼睛能分辨出来真人和假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们善于从别人的眼睛看出来不一样的情绪和性格

小贴士:如果希望你的网页能够迅速被用户关注,可以放人物面部

更深入的方法参考:

这次我教你,优秀的Banner是怎样用对模特图的!

Banner包含什么元素?

阅读文章 >

5. 人们观察事物的标准视角是略微侧向俯视

从标准视角来思考、记忆、想象和识别物体是人们的普遍特征

小贴士:图标设计,可以已标准视角角度设计,能帮助用户快速识别

6. 人浏览网页时,会根据自己的心智模型进行浏览

  • 人们往往先看屏幕的中心位置,而非边缘
  • 人们对想看的内容及位置有先入为主的心智模型(经常使用搜索功能的用户,首先关注页面搜索功能)
  • 发生错误或问题时,人们会聚焦视野

小贴士:

  • 页面重要内容放置在页面的三分之一处或屏幕中间
  • 按着正常阅读顺序合理设计页面,避免让人来回跳着阅读

7. 物体会提示人该如何使用,即功能可见性

  • 生活示例:门把手、开关
  • 感知够功能可见性 - 设计心理学
  • 功能可见性,比如一些提示,按钮的状态变化等

8. 人可能会对变化视而不见

眼动跟踪技术可以跟踪记录人眼所见,视线顺序和注视时间

如果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物上,没有预期可能发生的变化,就很容易忽略实际发生的变化

眼动跟踪技术的误导性

  • 眼动仪现实用户「注视」了什么,并不代表用户「注意」了它们
  • 眼动仪仅仅侦测中央视觉,而不能侦测周边视觉
  • 在收集眼动跟踪数据过程中,用户可能会根据指示,注视内容,从而产生数据的不真实

小贴士:用户可能会看不见页面上的变化,所以可以为变化增加一些视觉提示或听觉提示

9. 人们认为相邻物体必然相关

小贴士:

  • 页面排版设计时,若想使用线分隔内容,先尝试能否调整间距达到效果,这样会使页面更加简洁
  • 无关内容间距要变大,相关内容间距要变小

人是如何感知的

1. 七情六欲人皆有之

人的七种情感普遍存在,快乐、悲伤、蔑视、恐惧、厌恶、惊讶和愤怒

社交沟通时,使用这七种情绪的图片沟通最为有效(表情包)

2. 情感感知与肌肉运动相关联

举例,肉毒杆菌,可以舒缓肌肉,减少皱纹,经常注射肉毒杆菌的人无法通过肌肉运动表达情感,从而也无法感知情感

大脑映射情感,之前提过的镜像神经元,能促使人们感同身受

3. 故事比数据更有说服力

故事比数据有吸引力的原因是它的形式比较好,故事能够引起共鸣,引发情感反馈。

小贴士:

  • 想办法提供可以激发情感和引起共鸣的信息
  • 用故事代替数据

4. 气味会激发情感和唤起回忆

5. 人天生喜欢欢喜

  • 杏仁核是处理情感的区域;伏隔阂,当人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时,活跃的区域
  • 页面内容设计时,当人们完成一些任务后,可以给予用户一些新颖、有趣的内容或互动

6. 忙碌时会更加愉悦

  • 人在无所事事时,会感到不耐烦
  • 人喜欢做事,而不喜欢闲着(当然做的事都是有意义的)
  • 如果一项工作需要等待,可以在等待中给予他们一些乐趣

7. 田园景色可以使人愉悦,可以修复人的注意力

8. 观感是信任的首要指标

要获得人们的信任,首先网站的设计元素(色彩、字体、导航和布局),然后再是内容。

9. 听音乐会释放大脑中的多巴胺

10. 事情越难实现,人们越喜欢

产品设计中,若加入一个社区步骤很多,人们会更重视这个社区(分情况,如果太复杂,也会流失用户,当然如果好的,不会阻碍用户,比如Dribbble)

11. 人会高估对未来时间的反应

人对高兴或不高兴的事情反应强烈程度都会比自己预期的低

不要太相信用户所说的,「如果增加或去掉某个功能,他们会更加满意的说法」

12. 人在事前或事后,感觉会更好

假如你正在设计一个让人们计划未来的界面,那么你让用户规划的时间越长,用户越满意(事前)

如果要调查产品满意度,最好在他们使用几天后调查,会得到更积极的评价(事后)

13. 人在悲伤时或恐惧时,会想念熟悉的事物

人想要熟悉的事物

想要熟悉的事物,是害怕失去

小贴士:

  • 如果你的品牌已经建立,有关恐惧或失去的信息可能会更有说服力
  • 如果你的品牌是全新的,有关趣味和幸福的信息可能会更有说服力

人是如何记忆的

1. 短期记忆是有限的

  • 短期记忆,即工作记忆
  • 工作记忆集中注意力
  • 大脑活动随工作记忆激活(大脑前额皮质,集中注意力)
  • 压力会降低大脑前额皮质活跃度,从而削弱工作记忆

小贴士:

  • 最好不要让用户使用工作记忆,如果没记忆好,会让用户恼火
  • 如果要让用户使用工作记忆,那么就避免做一些干扰的事

2. 人一次只能记住四项事物

最好把给用户展示的事物控制在4之内,如果不行,可以利用分组形式

3. 人必须借助信息巩固记忆

  • 不断重复-神经细胞之间形成放电轨迹
  • 新事物和旧事物相联系-图式

小贴士:如果想让用户记住某个东西,要反复出现

4. 再认比回忆更容易

  • 回忆包含错误,人们会通过图式来进行记忆,回忆时可能会出错
  • 别让用户回忆信息,再认比回忆更容易

5. 记忆会占用大量脑力资源

  • 记忆易被扰乱-近因效应和后缀效应
  • 睡觉做梦可以巩固记忆
  • 制作记忆小方法,可以帮助巩固记忆

6. 回忆会重构记忆

  • 记忆会变
  • 记忆可以被抹去

小贴士:

  • 让用户回忆事情时,可以让其闭眼回忆,回忆会更加准确清楚
  • 在做用户产品满意度调研时,你的说词会影响他们的叙述
  • 针对用户的产品使用经验,要慎重考虑

7. 忘记是好事

设计时,要考虑到用户的遗忘因素。不要指望用户会记住重要信息,在设计时,提供此类信息或提供信息的查找方式

8. 最生动的记忆是错误的

  • 闪光灯记忆:详细记住重大创伤或重大事件的记忆
  • 杏仁核:处理情绪
  • 海马体:和长期记忆有关,两者在大脑中相近,所以说充满情感的记忆是非常深刻的
  • 记忆会随时间进行消退的,生动的记忆可能是错误的

人是如何思考的

大脑中共有230亿个神经元,具有非常强大的处理能力;但是大脑不仅存在视觉错觉(卡尼萨三角、缪勒-莱尔错觉),还会存在思维错觉

1. 人们更擅长处理小块信息

渐进式呈现设计理念-前提是足够了解用户每一步需要什么信息,什么时候会需要

点击次数不是关键

2. 三类负荷

用户在网页完成一项任务时,会用到三类负荷,认知负荷(思考)、视觉负荷(浏览内容)和动作负荷(操作)

三种负荷消耗脑力资源程度排列:认知负荷>视觉负荷>动作负荷

与其一下给出很多信息让用户思考,不如多让用户点击几次,分步获取信息(动作负荷<认知负荷)

菲兹法则-决定动作负荷,确保用户移动鼠标时,能准确点击目标,时间、距离和准度是相关的

有时设计师也会设计增加负荷,比如游戏,可能会通过增加认知负荷(思考)、视觉负荷(寻找)或动作负荷(射击、奔跑等)来增加通关的难度

小贴士:

  • 设计产品时,可以通过增加动作负荷来减少认知负荷和视觉负荷(多点击几次)
  • 确保页面中的按钮足够大,用户可以点击到

3. 心智游移

专指在做一件事时,渐渐走神,沉浸在与当前事情无关的思考中,即心智游移

日常生活中,心智游移最高可达到30%

小贴士:

  • 人集中注意力处理一件事情是有限的,应该假设他们经常会走神
  • 建立提示用户位置的信息反馈,以便他们回过神后能继续浏览

4. 人越不确定就越固执己见

  • 认知失调症状,固执己见
  • 受到强迫时,人们容易改变自己的观点(大脑背侧前扣带回皮层和前岛叶皮质起作用)
  • 不受强迫时,易固守己见

小贴士:

  • 不要花大量时间来改变别人根深蒂固的想法
  • 如果想要改变别人的观念,先让他们认同小事情

5. 心智模型与概念模型

  • 心智模型:心智模型是一个人对事物运作方式的思维过程
  • 心智模型的基础是不完整的现实、过去的经验甚至是直觉感知
  • 心智模型是会变化的
  • 心智模型因人而异
  • 用户调研就是为了帮助你了解用户的心智模型
  • 概念模型:概念模型是通过真实产品的设计和界面传达给用户的真实模型

小贴士:

  • 心智模型和概念模型相匹配,表明这个产品比较好用
  • 如果心智模型和产品的概念模型不匹配,而你又不想改变概念模型,此时就用到了教学

设计师如何建立心智模型?来看谷歌设计师的总结!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个影片,影片内容是让 2000 年后出生的孩子接触 1980 年代的计算机,主持人请他们开机并使用计算机,孩子反射性地将手放到屏幕上试图操控计算机,将屏幕当 iPad 使用;他们不理解屏幕与主机的开关差异,甚至尝试声控开机。

阅读文章 >

6. 故事是处理信息的最佳形式

与「人是如何感知的」-故事比数据更有说服力不谋而合

7. 示范是最佳教学方式

  • 与「人是社会性动物-人天生模仿同情」 不谋而合
  •  图片、截屏和视频都是很好的示范手段

8. 人天生爱分类

  • 与「人是如何记忆的-4项事物法则」不谋而合
  • 尽可能为用户进行分类
  • 七岁之下的孩子是没有分类意识的

9. 时间是相对的

  • 时间错觉,时间是相对的而非绝对
  • 一个人的心里活动越多,越觉得时间流逝的多(等人)
  • 如果人们觉得时间紧张,就不会停下来帮助别人

小贴士:

  • 设计时,为了避免用户等待的不耐烦心情,可以在页面上增加小趣味
  • 任务分步进行,减少人的心里活动

10. 四种创造力

  • 刻意的认知创造力(实验发明)
  • 刻意的情绪创造力(演戏)
  • 自发的认知创造力(灵光一现),基底核,存储多巴胺
  • 自发的情绪创造力(顿悟),杏仁核,控制情绪

11. 人可以进入心流状态

引发用户心流状态的小方法:

  • 让用户操作时,自我控制
  • 避免干扰用户
  • 把很难的操作分成几步
  • 给用户持续的反馈

12.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东方注重人际关系,西方注重个人主义

如何集中注意力

1. 选择性注意

人在完成挑战性的任务时,会自动过滤干扰信息以集中注意力

有时候选择行注意也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进行

人的潜意识会不断扫视周围环境,看是否有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比如自己的名字,性,危险、食物等

2. 人会主动过滤信息

举例,美国海军误击落商用客机(误认为敌机,忽略了是商用客机的信息)

小贴士:

  • 别指望用户一定会关注到你提供的信息
  • 别做假设,你认为很明显的信息,用户不一定能注意到
  • 如果想让用户看见你提供的某个信息,可以从颜色、字体大小、声音、视频或动画来使之明显
  • 如果某些信息需要被关注,你要设计的比你想的明显10倍

3. 孰能生巧,无需特别留意

反复练习一种技能,直到成为一种惯性(打字,弹琴)

太多的惯性步骤,可能会导致错误(惯性删除)

4. 对频率的预期会影响注意力

举例,携枪支过安检,容易被忽略

实际发生的频率与预期频率不一致时,易被忽略

针对重要而且不频繁发生的事件予以提醒(电池电量不足提醒)

5. 注意力只能维持10分钟

时常假设自己只能抓住用户7-10分钟的注意力

如果不得不超过10分钟,可以通过其他信息或暂停来调剂

将在线演示视频控制在10分钟之内

6. 人只会关注显著线索

把显著线索设置的更明显些

和「人是如何观察的-人对变化视而不见」不谋而合

7. 人无法同时完成多个任务

人们都以为自己一脑多用,其实不能

如果需要用户同时做多个事情,就应该料到他们会出错,并给出他们修正错误的途径

8. 勾人六事

食物、危险、性、人脸、移动和故事,移动的东西有影像和动画

人脑的三位一体,新脑、中脑和旧脑,新脑控制意识、逻辑和推理,中脑处理情绪,旧脑关注生存状况

9. 巨大噪声会吓人一跳,并引起注意

举例,苹果电脑、手机电量过低提示音

设计产品时,完成任务、错误或重大事件时,都可以用声音进行提醒

 

如何阅读

1. 大小写字母

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阅读难易程度是一样的,我们觉得大写字母难读,是因为读的少

我们阅读时,其实在识别和预想字母,然后根据字母认出单词(英文)

我们浏览文章时,会用到周边视觉阅读

2. 阅读和理解是两码事

人经常阅读,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取决于此前的经验、阅读时的视角和阅读前的说明

别指望用户阅读时,能记住特定信息

内容上,别忘记加上有意义的标题

3. 不同形式的字体

当人们感觉字体难读时,会把这种判断转嫁到文本上,从而让用户觉得内容也难读

4. 字号很重要

5. 电子阅读比纸质阅读更难

6. 每行字数较多时读的越快,但人们偏好短行

实验表明,每行字符数为100时,用户阅读速度最快;但人们更喜欢短行,45-72个字符

长行更易读,因为打断扫视和凝视连续性的次数较少

人们阅读较宽的单栏文章更快,但更喜欢分栏排版

人是如何决策的

1. 多数决定都是在潜意识中决定的

我们大多数的心里活动都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 潜意识不等于不合理或者糟糕

所谓「相信你的直觉」指的就是潜意识感觉到的

当人们告诉你他们采取特定行动的原因时,你应该持怀疑态度,因为决定是在潜意识中做出的,他们也许并不知道自己做出决定的真正原因

2. 潜意识最先感知

人们会对潜意识的危险信号做出反应

潜意识思维比意识思维反应更加迅速,也就是说,人们经常在做完某事或采取行动后,无法解释自己为什么这么做

3. 人们都喜欢有更多的选项来进行选择

选择过多会麻痹思维过程

人受多巴胺的驱使,会对信息的寻找上瘾

如果可能的话,把选择的数量控制为三四种(和「人如何记忆-人们只能记住两四件事」不谋而合);如果不行的话,可以用分类的方式

4. 人将选择等于控制

如果完成一个任务可以有多个选择,人们可能会更高兴(当然,最好不超过4个选择)

5. 相比于金钱,人可能更在意时间

对于大多人来说,产生人际互动更易受到时间的影响,而非金钱和财务

6. 情绪影响决策

当人的情绪很好时,让他们根据第一印象对产品进行评价,人们往往评价会很不错

当人的情绪不好时,让他们深思熟虑后对产品进行评价,人们往往评价会很不错

7. 群体决策可能会犯错

8. 人为强势者所影响

具有支配欲的往往最先发言

9. 人在不确定时会让她人做决定

举例,网购时,会看买家秀和买家评论- 人们喜欢从众

10. 人们认为他人比自己更容易受到影响

受到的影响可能是在潜意识中进行中的,人们可能会意识不到

人是会犯错的

1. 人总会犯错,没有完全容错的产品

2. 人在压力下会犯错

  •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关于任务完成效率的高低,简单的任务,需要的唤醒平(压力)较高,而复杂的任务,需要的唤醒水平较低
  • 压力过高或过低,都可能达不到很好的效果,都要找到合适的点
  • 隧道效应,人们反复不停的做同一件事,即使并不奏效

3. 人常犯可预见的错误

  • 实施性错误和设备控制型错误
  • 实施性错误又包括执行错误、遗漏错误和误操作错误
  • 用户测试和观察阶段,可以收集这些类型错误,有利于重新设计

4. 人使用不同的纠错方法

最后附上一张思维导图,方便大家查看记忆:

万字长文!十大设计心理学知识点全面解析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Jingwhale Design」

万字长文!十大设计心理学知识点全面解析

手机扫一扫,阅读下载更方便˃ʍ˂

@版权声明

1、本网站文章、帖子等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2、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注明“转自(或引自)网”字样,并标明本网网址。
3、本站所有图片和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仅用作展示,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QQ: 13671295。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广告图片
悬浮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