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扫一扫 扫一扫 扫一扫 视觉设计师≈美工/图标仔,是很多“圈外人”甚至设计师自己对“视觉设计”的理解。 当然,“美”作为信息传达的载体,其本质上,也是为了吸引三心二意的用户们对我们能有多一点的兴趣和耐心(在线卑微)… 然而,我们每天都会通过视觉获取大量信息,只能看到“美”的“载体”未免也太过空虚,尤其当这种“美”还越来越千篇一律的时候。 如何通过用户的“眼”打动用户的“心”,对其行为造成真正的影响,才是商业设计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 虽然产品转化是产品、资源、运营、设计一整套组合拳打出后的结果,但本文还是想仅从视觉的角度,分析设计师在用户产品生命周期的3个阶段,分别可以采取的视觉策略。 如果你也在探索「影响用户决策行为」的方法,希望本文能对你有所增益。 框架包括:
由于篇幅较长,后2小节会在下篇更新~ 感知期:视觉是点燃情绪的引线策略一,为用户创造有故事的情绪场景梁宁在《产品思维30讲》里讲,最能激发用户动机(motivation)的是人的底层操作系统:情绪。人的痛苦、愉悦、不爽促使人去改变自己、付出行动。 但梁宁老师没有讲的是,人同时也是健忘、善变的,没有人会保持一直痛苦、不爽、甚至快乐的情绪去生活,人的情绪很大程度是被当时所处的场景所唤起的。 举一个栗子: 我们国家有一段屈辱的现代史,可以说是所有国人心中的痛,但我们一直痛苦了吗? 很明显没有!因为此时此刻的我们正生活在安居乐业的场景中。 如果换一个场景,去看一场抗战影片,血腥残忍的画面铺在你面前:我们的同类,因弱小而被屠杀、濒临灭亡…你会感到痛苦吗? 你会痛苦,甚至还会愤怒,恨不能马上参军为国捐躯。 我们身处的场景触发了休眠的记忆/想象力按钮,激发了情绪反应,而健全人大部分的信息都是通过视觉获取,所以视觉也是唤起情绪最快的方式。 我们应该如何搭建一个情绪场景呢? 为了说明方便,再举一个生动的例子,例如,下图是一个“测试与明星长相相似度”的需求原型: 我们尝试分三步为它创造一个情绪场景: 第一步: 定位,找到目标用户的群体特征 设计的中心是人,而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能你会说,每个人都是“个性独立”的啊,但其实标榜”个性独立“本身也是特定时代群体的共性。 人的年龄范围、生活地域、爱好习惯、文化背景都可以构建群体,而人对某类“社会群体”的“归属期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人的选择和行为。 例如我们可以对95后的群体特性归纳如下: 第二步: 造梦,通过视觉场景为目标用户植入情绪 比较有趣的是上面说的是人们“期望归属”的群体,而不是“实际归属”的群体,这包括了“我期望的我”和“你们认为的我”之间矛盾所带来的不爽与痛苦。 当人们为了证明“我是我期望的样子”而不是“你们认为的我的样子”的时候,会具有更强的动机和行动力。 所以,能激发用户情绪的设计,不会仅仅是满足用户所属群体当前的需求,还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予用户群体“做梦”的想象力,告诉用户:虽然你现在是A,其实你也可以是B——而我的产品可以帮到你。 根据用户群体特征,可以推导的视觉场景: 除了图像以外,颜色在用户文化背景中带有的情感属性也可辅助我们构建情绪场景,比如:
根据想要在场景中植入的情感,选择合适的颜色如下: 第三步: 传达,图形化解读核心(情与利)文案 比起图像,文字的一个优势是理解起来更准确,但阅读文字其实又是一件比较费劲的事情,在脑力不足的幼儿/老年时期,人甚至需要把字念出声来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 面对小小手机屏幕的用户受到的干扰会非常多,客观上无法真正地像看电影一样的沉浸在我们创造的场景里,所以,在数字产品文案设计上,信息传递的精准和迅速尤为重要。 当我们面对需求方给出的一大段文案时,可以通过“情”和“利”两个纬度进行精简聚焦。 原文案:
从“情”和“利”两个纬度提取关键字后:
然后,通过合理的构图归纳场景元素成稿 总结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分析了与用户初次见面的感知期,设计师可以通过三步为用户创造有故事性的视觉场景:
当然,情绪可以唤起动机,同样也可以浇灭动机,我们的用户永远是那么地脆弱、多变! 如何设计行动按钮?用超多案例帮你完整掌握!前言“行动按钮”作为连接用户与产品的交互触点,在产品设计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一个优秀的按钮控件可以有效的提升交互体验,引导用户,提升产品转化率。 阅读文章 >当用户对我们的产品失去耐心时,设计师又该采取哪些策略呢?我们下篇再见吧!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雨桥说」 手机扫一扫,阅读下载更方便˃ʍ˂ |
@版权声明
1、本网站文章、帖子等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2、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注明“转自(或引自)网”字样,并标明本网网址。
3、本站所有图片和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仅用作展示,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QQ: 1367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