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扫一扫 扫一扫 扫一扫 每年年初的 CES 消费电子展,是一个非常适合了解前沿技术,了解消费和产品趋势,甚至在这些量产、准量产以及概念设计产品当中,窥见属于未来的设计趋势。 每年的 CES 都是一个特别适合展示新趋势的地方。虽然很多厂商会倾向于在 CES 上发布新品,但是相比于这些为数不多的新品和发布会,CES 上更加值得一看的是那些正在研发、小范围内投产并且你即将会看到的新技术和有趣的东西,它们所指向的都是消费级的产品,也贴合我们一直在说的「趋势」。 今年 CES 大会选择了线上举办,不同厂商选择使用直播、视频或者图文的形式发布了自己的产品,有的是概念设计,更多的是后续会量产的产品,类型丰富。这篇文章会按照几个大的类别和趋势,将今年的CES 展上产品进行了梳理,方便和我们之前的设计/技术趋势相互印证。 剑指移动:快速迭代的芯片锐龙系列的 AMD CPU 以极高的性价比让广大电脑用户喊出了「AMD Yes !」的最强音,而脱离 Intel 阵营的苹果干脆以 M1 芯片,把牙膏厂 Intel 原本的不安全感直接拉满,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 CES 大会开始之前干脆把 CEO 换成了工程师出身的行业老兵 Pat Gelsinger,试图重拾工程师文化。 在今年的 CES 大会上,试图改变的 Intel 发布了针对高性能轻薄笔记本电脑的芯片,H 系列: H 系列采用 Tiger Lake 架构,全系列搭载高性能的 Iris Xe 核显,它的性能足以在 1080p 分辨率下流畅运行《古墓丽影》这个级别的游戏(实际上 M1 的发布会上也同样使用了这款游戏作为性能测试)。 英特尔的11代桌面端芯片也在性能上又不小提升,采用了全新的 Rocket Lake-S 架构,不过最值得期待的是下半年才会公布细节的12代混合架构 CPU,Alder Lake。 老对手 AMD 在 CES 2021 上则发布了全新的 5000 系列移动端处理器,其中标压的 5000H 系列和低压的 5000U 系列,都用自身的配置和性能解释了“便宜大碗”的概念。 最高可选 8核16线程的配置,主频可飙升至 4.4GHz,充满电之后日常使用可以达到 17.5小时,电影播放可以长达 21 小时的电影。 而同为御三家之一的 Nvidia 则带来了桌面级的RTX 3060显卡以及移动端的RTX 3080/RTX 3070/RTX 3060。 当然,无论是桌面端的显卡还是移动端显卡的性能都有着不俗的表现,具体大家可以去官网看看这里就不说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比特币的疯狂涨幅,导致挖矿需求暴涨以至于这波显卡价格出现了极其疯狂的增长,一卡难求,鬼知道啥时候能恢复正常) 总而言之,移动端芯片(主要是 针对笔记本电脑)在性能提升的同时还控制好续航,无论是CPU本身的算力还是显卡的性能,都有着相当明显的提升。这对于设计和创意从业者而言,意味着有着更加轻薄地电脑和平板可供选择,并且性能足以支撑从平面到3D渲染、 视频剪辑乃至于大型游戏,而且很大程度上,性价比有 「AMD Yes」,高性能可以上 Intel H 系列 + Nvidia ,而习惯使用 macOS 地用户应该也会在未来几个月内等到新的 M 系列芯片和 Macbook Pro 16 和 Macbook Pro 14 ,当然这和 CES 2021 就没啥关系了。 目前这些新芯片本身的强大性能和优良的续航,可能需要到后续的电脑和笔记本上才有所体现,好在 CES 2021 本身还发布了不少性能优秀、设计过硬的电脑类产品。 创意笔电:为创意工作者提供更多可能性笔记本电脑在历年 CES 大会上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些笔电类产品当中,除了一部分迭代更新的量产新款之外,还会有不少基于特定的需求,在设计和功能上高度特化的产品出现。 比如 HP 的 Envy 14 笔记本就很典型地属于前者,11代英特尔 CPU 和 Nvidia GeForce GTX 系列的显卡,传统的造型和更加精致的工业设计,这种不过不失的产品其实是各大厂商在 2021 年铺货时的中坚力量。 而微软的 Surface Pro 7+ 也只能算得上是小幅更新,多个配置可选,没有太多好说的。 而出自联想的 ThinkBook Plus Gen 2 i 笔记本在继续探索了双屏笔记本的另外一种可能性,A面的超大尺寸电子墨水屏搭配手写笔,简直就是给手绘和笔记爱好者量身定制的创作空间。掀开之后又是一台传统的超极本,13.9 mm 的厚度 和 1.3 KG 的重量也非常符合携带通勤的标准。 相比之下, 同一谱系的 ThinkPad X1 Titanium Yoga 的翻转设计则显得更加传统,不过在性能和影音上,Dolby Vision HDR和Dolby Atmos扬声器的支持让它在影音娱乐上更加突出,少了电子墨水屏,整体厚度也缩减到了11 mm。 不过,更有意思的是华硕ZenBook Pro Duo 15 OLED 笔记本电脑,原本 Duo 系列的双屏设计已经相当独特了,这次的新款不仅将配置进一步推升到了 i9 cpu + NVIDIA GeForce RTX 307 的级别,还给副屏增加了一个自然的 9.5 度倾斜,防炫光的同时还更加贴合人体工程学。这可能不一定符合每个人的审美,但是可能正好是某些天天肝视频跑渲染的设计师同学正好需要的东西。 另外一边,游戏本也基本上是在堆配置,Alienware M15 R4和M17 R4 老老实实地把显卡推到了 NVIDIA GeForce RTX 3080,加上 360hz 超高频率的显示屏,内存堆到32GB,存储支持 4TB PCIe,性能够怪兽,但是别的就没啥好说的。 而另外一边的 Razer 推出的 Razer Blade Pro 17 2021 和 Razer Blade 15 2021 这两款笔记本,本质上和外星人家的差不太多,配置有多高堆多高,机身工艺搞好点,RGB 信仰灯炫起来…… 当然这并不重要,这次 CES 2021 上,Razer 真正的杀手锏是这俩笔记本的配件,Razer Project Brooklyn概念游戏椅: 只需按一下按钮,这款游戏椅就可以从背面展开60英寸的OLED显示屏,真正沉浸式的游戏体验,带有4D模块化功能的扶手以及折叠可调的桌子,连整个框架都是带有高保真触觉模块的,体验有多好,就要看你和游戏厂商的想象力了。 对于游戏本本体而言,在配置和外观上的设计很大概率只能靠添油战术,互相之间见招拆招,真正能够打出新意,玩儿出花样的,基本都是在外设和配件上。 屏幕延展:智能手机的下一个阶段智能手机毫无疑问是大家最关心的事情。支持5G频段,AI驱动的后置多镜头模组,前置挖孔/刘海镜头,6英寸屏幕,这几乎是当下绝大多数智能手机的标准配置,也是贴合大众需求的最佳实践。CES 2021 发布的 三星 Galaxy S21 Ultra 5G 就是这种典型,配置到位无懈可击,更重要的是,后置镜头模组的工业设计相当具有识别度,边角凌厉又富有美感。 不过大家都很清楚未来趋势肯定不会止步于此,柔性屏幕给人带来的想象力太过丰富,包括苹果在内的一线厂商几乎都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探索。 三星的 Galaxy Fold 系列已经发不到第二代,Moto 的新生 Razr 也发布了迭代之后的版本,苹果早早申请了环绕式柔性屏幕的设计专利: 不过,最有意思的还是卷轴屏幕。在 CES 2021 之前,OPPO 就公布过卷轴屏手机的概念设计: 在今年CES 上, LG 发布的 LG Rollable 则可能是最早量产的卷轴屏的智能手机(预计在今年年内发布): 虽然没有 LG 这么快,TCL 也同样带来了自己的卷轴屏智能手机,不过和 LG 的横向拉伸不同,TCL 的屏幕选择了纵向拉伸: 相比于折叠机构,卷轴式的柔性屏幕将不会因为过大的折叠角度而出现屏幕折痕。不过这种收纳方式在保持优雅的同时,还会面对和升降式摄像头一样的问题:展开和收纳结构的可靠性和开阖时间的控制。 可以确定的是,柔性屏幕设备会逐渐增加,而目前技术的快速迭代意味着在未来2年内会有一大批类似的设备出现。无论是折叠、翻转、卷轴还是翻盖式双屏,都意味着 UI 界面的动态延展,而不同的结构设计带来的是交互方式的百花齐放,这对于UI 和交互设计而言,都是全新的挑战,以及新的机遇。 不要忽视了这种硬件设计之下的复杂度,即使是最简单的双屏折叠,对于 UI 交互和开发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战,不信可以先看看微软的双屏设计规范: 重磅!柔性屏和双屏来啦,设计师必学跨屏设计规范我们总在期待 Next Big Thing,企盼下一次数字革命。 阅读文章 >场景细化:智能家居的差异进化物联网和智能家居从提出来到最终落地为消费级产品,经历了十几年漫长的过程。在今年的 CES 展上所展示的很多智能家居类的产品,确确实实比以往更加「智能」也更加富有想象力。除了各大厂商原本在工业设计和基础技术上的积淀,这些产品大多借助了机器学习技术来提升「智能」程度,并且借助语音交互来保持操控的便捷性。 智能家居的花样就多了。 三星推出的 Bot Care 智能机器人看起来像是一个更具未来感的的 R2D2,不仅能够识别你的语音命令,而且能够借助成熟的 AI 技术识别你的行为,它会学习和了解你的日程安排,能够逐渐了解你的习惯,并且在日常的生活中提供帮助。 而更加进阶的是 Bot Handy 智能家居机器人功能就更多一些了,它不仅可以在室内到处溜达,而且能够能够识别材质和物品,它自带的机械臂能够帮你收拾房间,收拾厨房物品等等等等。 CareOS Themis 的智能镜子也借助传感器和 AI 实现了诸多传统镜子做不到的事情。通过内置的 IR 温度传感器、UV皮肤分析灯以及相机,CareOS Themis 智能镜子 能够对你的卫生状况、皮肤状况乃至于心理健康状态进行分析,并且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传统家居和传感器、数字硬件的结合,将家居设备的安全性、可用性和完备性全方位地进行了提升。比如 LOCKLY Duo 智能锁就加入了双重锁定技术,可以更快打开又保证了安全性: 而 Ampere Shower 这个蓝牙淋浴扬声器,不仅可以让你在淋浴时享受 360 度环绕立体声,想要播放什么内容完全可以用语音控制,而且考虑到它特殊的使用场合,它干脆借助淋浴喷头的水流来进行充电: 而便携式投影仪也是诸多大厂的下一个发力点,在保持高流明、智能可控的特性的同时,进一步缩小提及,提升音响效果,就像华硕的 ZenBeam Latte 的便携投影仪一样: 传统家电设备则在智能化和场景化的探索之下,呈现更加灵活的新玩法。三星定制的4门 Flex 冰箱可以针对不同的食品进行定制化的管理,而传统固定的冷冻/冷藏式的分区也借用智能化的管理打破,如果你需要更多的冷藏空间,只需要通过设置就能够进行转换和调整。 当然,智能电视当然是 CES 大会上绕不过去的门类,只是多数厂商的产品都是在自然硬件和性能迭代上「更高、更快、更强」。 而其中真正称得上有趣的,还是 LG 的升降式透明电视: 透明屏幕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泛用性,应该还是存疑的。毕竟去年8月小米发布透明电视之后,已经有过不少质疑的声音了。不过这些小众产品的不断迭代和推出才有可能让透明屏幕技术上的不断前进,更贴近科幻电影中使用场景的小型透明智能设备的普及才有希望。届时,UI 设计应该又有新的设计需求了吧? CES 2021 的这些新型的智能家居类设备上,可以更进一步印证之前大家对于趋势的预测:
疫情催化:健康与可穿戴设备的进化可穿戴设备的热度也一直在逐渐提升。 国外疫情的持续也促使很多厂商开始考虑如何制作更加贴合健康需求的可穿戴设备。 游戏硬件雷蛇的 Project Hazel N95智能口罩应该是 CES 展上最受关注的硬件之一,它并不仅仅搭配了 N95 级别的防护和可更换滤芯,透明的遮罩充满了未来感,同时雷蛇还将扬声器和信仰灯集成在过滤器的外侧,确保语言交流清晰,视觉风格独特: 另外,为了确保整体的安全性还附带了专用的紫外线消毒盒: 相比于雷蛇的科幻感,AirPop Active +智能口罩就显得更加运动。 AirPop Active + 则是一个专业的运动口罩,借助内置传感器,这款口罩能够跟踪空气质量以及佩戴者的呼吸状况,并且通过蓝牙和手机同步,方便查看。同时,在滤芯即将耗尽时,也会提醒用户。这款口罩从外观到功能都是明显面向运动爱好者的。 BioButton 这款设备则是一款新冠病毒感应器,将它贴在颈部,它会跟踪你的呼吸、心率、睡眠和血氧状况等生命体征,并且识别你是否出现了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可以说是针对性极强了。不过,对于绝大多数隔离在家的用户,锻炼是更重要的事情。 NordicTrack Vault 顶级家庭健身房就是一个这样的产品,超大屏幕结合 iFit 的互动健身体系,你可以清晰直观地对自身的动作进行审视和视觉反馈,进一步进行矫正,同时确保在家也可以获得健身教练 1对1 的指导。 智能手表是可穿戴设备这一领域是一个大类。目前绝大多数的智能手表在各种传感器功能上都做得不错,差异主要是在体验的细节优化、工业设计、品质以及品牌溢价上了。 Fossil 在 CES 2021 上带来了支持 5G LTE 网络的 Fossil Gen 5 LTE,芯片用的高通骁龙 3100,心率、GPS、海拔、环境光等传感器一个不缺。Fossil Gen 5 LTE 提供金色和玫瑰金两种配色。 相比之下 Amazfit GTR 2e 智能手表则更加关注运动爱好者的细分需求——直接提供了90多种不同的运动模式,它可以识别你是在跑步还是骑车,45 天超长续航,5 ATM 的防水级别,可以说是在专业性上相当到位了。 此外,飞利浦发布的 Sonicare 9900 Prestige 智能牙刷也相当亮眼。通过传感器,它能够识别不同位置的压力,监控清洁位置和刷牙的运动轨迹,并且提供 AI 实时指导和个性化刷牙动作推荐,同样是通过蓝牙连接手机来实现信息的传达。 其实这些健康相关的可穿戴设备也呈现出几个典型的趋势性的特征:
在可穿戴设备当中,涉及到VR/AR的产品需要单独说一下。 虚拟照进现实:VR/AR/MR/XRVR 和 AR 你应该比较了解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那么MR 和 XR 呢? MR 是混合现实,通俗的说它是介乎 VR 和 AR 之间,虚拟合成的「图像」和真实的世界相互融合,还可以和现实物品进行一定程度的互动。而 XR 是扩展现实(Extened Reality)的缩写,它其实是以上 VR、AR、MR 的一个总称,或者说 VR/AR/MR 是 XR 的子集,XR 所涵盖的领域和范畴比以上几个都要宽泛。 比如虚拟触感就是属于 XR 的。在今年的 CES 大会上,Senseglove Nova 和 bHaptics 推出的紧身衣套装,所带来的体验就是虚拟世界在触感上的投射介质。 以 bHaptics TactSuit X40全身触觉套装 为例,全身内置 40 个触觉反馈点,15 个小时的续航,在 VR 和 AR 眼镜的支持之下,无论是游戏还是看电影,只要有相关的数据支撑,就能带来真正意义上完全沉浸式的体验,视觉听觉触觉全覆盖,这大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沉浸式体验」吧? Xenoma EMStyle 套装也是一个针对皮肤和肌肉的新玩意,这款可穿戴设备当中包含 24 个电极,胸部4个,腹部4个,每个手臂2个,臀部2个,每条腿4个,它们可以为全身主要的肌肉群提供刺激,并且可以让健身教练在安全距离之外,通过电极刺激的方式提供指导,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虚拟触觉」。 接下来说说我们更熟悉的智能眼镜。 联想 ThinkReality A3 智能眼镜也算是今年 CES 上关注度较高的产品。其中,ThinkReality A3 又分 PC版和工业版两种,两者硬件配置上相同,但PC版只能和Windows 同步,工业版可以连接到Android智能手机(基于骁龙800系列芯片),并运行使用联想ThinkReality软件平台构建的定制行业应用。 Vuzix 也在 CES 上发布了下一代智能眼镜,其中集成了MicroLED显示引擎,具有完全透明的高级波导光学器件。Vuzix 使用一对微小的高效 MicroLED投影仪提供动力,从而可以为用户提供高密度像素阵列,在双眼中投射超级清晰的视觉内容。 上面的智能眼镜还算得上是科技产品,而 Mojo Vision Len AR 隐形眼镜就算得上科幻级别的产品了。从尺寸上来说,普通眼镜和隐性眼镜就是数量级上的差别,Mojo 的这款智能隐形眼镜使用微电子技术,内置了微型显示屏,可以共享重要信息,用 Mojo Vision 来使用增强现实,不仅无缝,而且无形。 可以说,如今的虚拟现实技术已经走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了:
给设计师的新机遇新事物正在以无与伦比的速度进化。芯片性能和基础的技术为消费级的硬件提供了最扎实的工业基础,繁盛而多样的企业开始有意识地深耕细分领域的产品,其中留给设计师的空间其实非常大。 各式各样的笔记本类产品,已经针对不同需求的设计师进行了细分优化,不同类型的设计师应该都会找到针对自身领域需求的硬件设备,多屏幕、多输入方式的笔电和周边外设正在快速地丰富起来。 而快速发展的柔性屏幕,则可能正在给 UI、交互设计师提出一个复杂的难题,那就是屏幕延展之后的UI和交互上的提升的问题。而智能家居和虚拟现实相关领域的快速进化,最终的问题同样会压到设计师头上——你要如何为这一新的交互和UI进行设计? 那个时候,交互设计师这个门类应该会真正意义上彻底独立出来,而不是把交互的活儿让产品或者UI设计师来完成……因为交互设计本身的工作量会暴增,而且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更加复杂的情况要处理。 参考来源:
手机扫一扫,阅读下载更方便˃ʍ˂ |
@版权声明
1、本网站文章、帖子等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2、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注明“转自(或引自)网”字样,并标明本网网址。
3、本站所有图片和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仅用作展示,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QQ: 1367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