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素材 首页 大神 产品设计 查看内容

超多案例!一篇文章带你掌握设计中的「安慰剂效应」

2023-10-30 00:0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01| 评论: 0

摘要: 维基百科对“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可以叫伪药效应、假药效应、代设剂效应)的定义是,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症得到舒缓的现象。简单来说,“安慰剂效应”就是人 ...
二维码1

扫一扫
官方手机版

AI创作助手小程序

扫一扫
AI创作程序

木子官方公众号

扫一扫
木子公众号

木子AI官方公众号

扫一扫
AI公众号

超多案例!一篇文章带你掌握设计中的「安慰剂效应」

维基百科对“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可以叫伪药效应、假药效应、代设剂效应)的定义是,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症得到舒缓的现象。简单来说,“安慰剂效应”就是人们受到外界的一定心理暗示后,产生某种预期,并将这种预期投射到对应的事物上,并获得与预期相近的体验。

“安慰剂效应”的应用由来已久,在概念被提出之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之中。例如,古时人们在出门远行前如果在庙抽到上上签,就会觉得有路上有神力加持、行程十分顺畅;民间采用“画虎吃猪”的土方法让腮腺炎患者病愈等等。在“安慰剂效应”的概念被正式提出后,除了被应用在临床试验、新药开发等医学领域外,在我们日常使用的产品上也有很多应用。例如,一些着急下电梯的人在电梯还没停稳时就疯狂点按开门键,其实这一操作不会加快电梯门的开启,但人们仍会认为是因为狂按开门键才使电梯门快速开启。

更多心理学技巧:

多邻国是如何吸引到5亿用户的?我总结了9大心理学技巧!

这是一篇关于英语学习软件 Duolingo 的翻译文章,希望大家跟我一样可以学到一些隐藏在软件内部的心理学知识。

阅读文章 >

一、场景中应用的“安慰剂效应”

本次主要分享在以下 3 种线上场景中应用“安慰剂效应”,使得用户在使用产品或服务时有积极的体验,进而促进业务营收。

1. 营造即时反馈体验

“即时反馈”是用户需要在他每一次操作后立即看到操作结果,这样才能带给用户“确定性”和“控制感”的体验。但一些涉及到数据传输、后台处理、内容审核等步骤的功能,即时反馈可能无法被保证。例如用户操作过程中出现后台计算缓慢、数据传输不畅,就会使操作结果无法实时展示在用户面前。这种场景下增加“安慰剂”可以使用户获得即时反馈,从而保障体验的流畅性。

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如果用户进入网易云音乐会员收银台后,选择 SKU 时因为网络震荡导致一直提示选择失败,用户还会心平气和地购买会员吗?这种情况下我们平台给用户一粒“安慰剂”——操作的即时反馈。这样一方面避免了用户操作后的挫败感,另一方面可以防止用户在传输中断的情况下离开,降低页面流失率。其他平台也有类似的应用,例如在无网络状态下,用户仍可以成功在微信中发布朋友圈、在网易新闻中点赞他人的评论。这种情况下平台会将数据存在本地,等网络环境变好后立刻上传,使用真实数据展示,避免产生用户信任危机。

超多案例!一篇文章带你掌握设计中的「安慰剂效应」

2. 缓解等待焦虑

“等待体验”几乎随处发生且不可避免,无预期的等待让用户心烦意乱、产生焦虑,在失去耐心的情况下离开当前页面,造成用户流失。理想情况下等待时间应该控制在 100 毫秒以内(可允许达到 1 秒,但绝不可超过 2 秒),如果超过 2 秒就需要“进度条”这种让用户觉得时间过得很快的“安慰剂”了。

例如用户使用一款 APP 叫车后,如果感觉等车时间有点长,很有可能取消订单后使用另一款软件叫车,白花花的银子就这样流走了。花小猪 APP 为了缓解用户等待派单时的焦虑感,将等待进程设计成“前长后短(前 30 秒占三分之一长度)”加“红包”的进度条样式。一方面很短时间看到进度条走了近一半,会让用户产生“很快就会走完”的自我安慰;另一方面给用户建立美好预期——进度条完成后有红包拿、车也来到。

超多案例!一篇文章带你掌握设计中的「安慰剂效应」

3. 增强信任感

互联网产品的一些实现逻辑与现实世界存在很大的差别,但是用户却倾向于将现实中与网络环境下相似的事物进行统一的心理映射。因此在一些场景下,需要使用“安慰剂”来弥补技术“实现模型”和用户“心智模型”之间的 Gap。

我们做抽奖大转盘的活动组件时,在用户点击“抽奖”按键后转盘出现一个约 2 秒钟由快到慢最终停止的旋转动效。其实如果网络环境无延迟,前端在用户点击 100 毫秒内就可以拿到后端返回的用户抽奖结果,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加一个长达 2 秒钟的动效呢?因为用户会将这个操作映射到现实线下的抽奖转盘上,如果页面上没有一段时间的旋转动效,就会让用户觉得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见到的转盘后由快到慢、最终缓慢停止的经验不一致,这里面肯定有诈,结果就是以后再也不参加我们的活动了。

另外,像 B 站的登录注册页中,输入验证码时的捂眼睛动作,会让用户觉得“平台不会偷看我的账号密码,账号密码会很安全”。近期火爆的《动物之森》更是将四季更迭、白天黑夜与全球时间同步,并且将劳动、聚会、休息等与现实相映射,从而让用户觉得自己在一个真实存在的平行宇宙中自由自在的生活。

超多案例!一篇文章带你掌握设计中的「安慰剂效应」

二、安慰剂效应在设计中应用需要注意的事项

通过上文案例和心理机制的讲解,大家已经了解安慰剂效应在营造即时反馈体验、缓解等待焦虑、提升信任感 3 方面的作用,下面说一下日常工作中应用该效应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 谨防滥用

“安慰剂效应”在医学领域中的一些不恰当应用可能对病患身体和医患信任造成伤害,所以在医疗领域内的应用十分谨慎。虽然在互联网领域中“安慰剂效应”不至于对用户造成切实的身体伤害,但仍然需要设计师有一颗严谨、审慎之心。在洞察到合理的场景使用时,反复思考:第一,当前的“安慰剂”是否对用户有切实的价值;第二,如果用户知道了平台在“欺骗”他,是否会产生信任崩塌。在明确了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之后再应用于设计之中。

2. 以双赢为出发点.

“安慰剂效应”在互联网领域的应用都落地在“欺骗性设计”上,因此出发点必须是“双赢”,这样才能保证给到用户的是“善意的谎言”。即使用户最终知道平台在“欺骗”他,也能理解平台是出于为用户创造价值而这么做的。例如某电商平台的“砍一刀”活动,在用户刚进入活动页面时“进度条”营造了一种还差三五个人帮忙助力就能拿到奖品的感觉,但是因为只注重平台利益而无视用户利益,设置多种用户预料之外的门槛,导致用户拉了好多人砍也无法成功,最终让用户失去对平台的信任。

3. 条件反射和期望

“安慰剂效应”是人们通过因果关系习得的。Colloca 研究结果显示大脑会根据周围环境暗示,结合以前已习得的经验来产生对应的化学物质,从而让人产生各式各样的体验。其他学者也证实温暖、同理心、交流和饱含积极期望的话语能显著地影响临床结局。因此应该根据用户已有的经验,给予积极的预期,才能使“安慰剂效应”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总结

互联网在给人们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压力、焦虑等负面的用户体验,“安慰剂效应”可以有效地缓解和改善用户的部分负面情绪,因此设计师需多加学习相关知识和合理应用。我们可以在日常工作中排查自己的产品中可以使用“安慰剂效应”的场景并加以设计,达到促进用户体验和业务营收双赢的效果。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一刻设计学堂

超多案例!一篇文章带你掌握设计中的「安慰剂效应」

手机扫一扫,阅读下载更方便˃ʍ˂

@版权声明

1、本网站文章、帖子等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2、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注明“转自(或引自)网”字样,并标明本网网址。
3、本站所有图片和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仅用作展示,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QQ: 13671295。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广告图片
悬浮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