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扫一扫 扫一扫 扫一扫 @围脖上的嘟嘟王子 :今天来探讨工作中遇到的一个问题:单选、复选、开关。先说一下前提,淘宝的确认订单页面,积分抵扣是用开关做选择的,而唯品用的是复选框,同样都是选择,复选框和开关到底哪个更合适?和同事讨论了半天也没得出一个明确的原则。因此想写篇文章总结一下单选、复选、开关应该如何使用。 作者的五分钟读书笔记连载系列: 编者注:交互设计行业由于国内相关专业少,发的干货知识人气一直不高,比如下面这几篇,聊的全是交互中的知识点,建议学交互的人阅读收藏:
先来解释一下单选、复选、开关这三个词的定义: 单选,通常都在在圈圈中显示圆点或者打钩、在同一个列表中只能选择一个选项,点击热区为整个列表项。 复选,通常都是在方框中打钩选择,或者没有方框仅用打钩选择、在同一个列表中可以选择多个选项,点击热区为整个列表项。 开关,拟物化开关的扁平化设计,常用于功能的开启和关闭,同一个列表中可以出现多个开关。开启通常指开启及操作,即某个选项开启后,会有后续操作或者动作;关闭通常指关闭某项功能,以及关闭功能下的选项。 例如iOS系统设置中开启与关闭WiFi(如下图) 在词条定义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单选其实是争议不大的,一般最常用的三种状态如下: 1、只能选择一个选项、且必须所有选项保持可见时,在本页面使用,下图为唯品会结算页面单选支付方式。 2、只能选择一个选项、且内容不需要保持本页面可见时,在下级页面进行选择时使用。下图为淘宝确认订单页面开启花呗分期后,在分期详情页面进行单选。 3、只能选择一个选项、且内容不需要保持本页面可见时,使用下拉菜单进行选择时,下图为京东白条页面下拉菜单选择优惠券。 而复选和开关是比较有争议的,我们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淘宝的确认订单页面,积分抵扣是用开关做选择的,而唯品用的是复选框,同样都是选择,复选框和开关到底哪个更合适?我们来重点探讨一下: 对比唯品会的结算页和淘宝的确认订单页面,唯品会无论是在Android系统还是iOS系统,都使用了复选框并将优惠的金额独立显示在列表项右侧;而且复选框点击区域更大,更适合唯品币、唯品卡这种诱导用户享优惠且比较随意的选项。 而淘宝在Android上使用了复选框,且复选框的位置在列表右侧,优惠金额和其他文字融合在一起,不够独立突出,也就是让“用户看到此优惠可选”和“优惠了多少钱”相比,淘宝选择了先让”用户看到此优惠可选“;但在iOS系统上,淘宝使用了开关,优点是icon比较大,开启后视觉反馈更强,缺点是和复选框相比点击区域比较小,用户操作需要更慎重更精准。但为什么要在两个系统中做出不同的设计?iOS系统和Android系统都频繁使用开关,Material Design中也把开关作为了基础元件,并不存在差异化设计的需求,是为了做a/b test吗?如果有淘宝的UED偶然看到这个问题,可以来解答一下。 但是单从词条定义上来说,唯品币、唯品卡和天猫积分、天猫点券一样,都是选择了之后不会有后续操作的选项,而且复选框和开关相比,复选框点击区域更大、更容易点击,在这里使用复选框是更合理的选择。 因此我的结论是:
设计没有对错,只有合不合适。复选和开关都能达到相同的效果,但不同APP的选择却不同,我们要弄清楚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设计,知道不同设计的优劣,才能在我们自己的设计中更好的运用,而不是盲目模仿大公司的设计。 最后给京东一点建议(如下图) 左侧这张图片是京东白条现在选择优惠的设计,当用户进入购物的心流状态时,很容易忽略白条优惠,因为它设计的实在太不明显了。京东白条目前还是推广阶段,是希望更多的用户因为优惠而尝试使用京东白条的,因此在这个阶段,建议使用更明显的优惠方式开关,开启后默认选择一个优惠,且用户可以下拉选择其他优惠。这样的设计在视觉上更加吸引用户,优惠的反馈更强。 总结:只能选择一个选项、且必须所有选项保持可见时,才使用单选框,不然可以使用下拉菜单或下级页面 在同一个列表有多项选择,且选择后不会有后续操作、建议使用复选框。但在某些场景下(例如购物),选中后需要给出用户更加明显反馈。 功能的开启与关闭、某个选项开启后,会有后续操作或者动作、建议使用开关,如果不是需要用户慎重选择的选项,开关的点击热区可以设计的更大一些,方便用户操作,当然需要考虑视觉反馈和设计的一致性。 评论中有童鞋说淘宝的设计也许根本没有想那么多,这样的设计是偶然的结果,分析偶然更像是一种意淫。但无论是淘宝、京东、唯品会的设计,尤其是结算页这么重要的页面设计,一定是他们的UED团队经过深思熟虑,多种方案优中选优的结果,每一个icon、字体的大小、列表的间距都经过了数次迭代。我不觉得是偶然的结果,至少我们团队每做一个需求都是提供几个方案,每个方案都是细节上稍有不同,从中选取一个。如果设计都是偶然的结果,那就不存在设计理论了,UED团队也就没有多少存在的意义了,淘宝和京东我都不可能有用户数据,但我喜欢大胆的去分析他们的动机,大胆的去按照自己的想法去优化,也许我的分析有一些正好是正确的呢,这是我个人的成长方式。 我还在成长期,很多观点都是自己的大胆分析,皆不具有规范性参考、每个人的观点都不同,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感谢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交互笔记」,不定期更新,你们的关注是我持续写作的动力。 【木子设计网 原创文章 投稿邮箱:yuan@uisdc.com】 ================关于木子设计网================ 手机扫一扫,阅读下载更方便˃ʍ˂ |
@版权声明
1、本网站文章、帖子等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2、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注明“转自(或引自)网”字样,并标明本网网址。
3、本站所有图片和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仅用作展示,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QQ: 1367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