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扫一扫 扫一扫 扫一扫 来源:塘主同学 一位文案圈会员,把工作项目上的问题,私下发来给了我。 就着这个项目,正好向你仔细展示一下,文案人接到brief 后的思考过程,职业文案人脑子里都装了什么东西? brief 已经发过来了,你先接一下吧。 一、你有一个新的brief,请先把它复述一遍姑娘找我说话时,我反手就把brief 丢到了她所在的文案圈会员群里。我不喜欢跟生人单独对话。 在话题发起前,我加了几个修饰性关键词——“随便唠唠”、“不需出具体想法”…… 每次发起讨论,我都希望能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在工作中带人,我坚持在创造力上这小事上,“新人”和“老鸟”并没有明显的能力上差别。
人在轻松的团队氛围下,更具有创造性。创作讨论忌以权压人,忌以屁股去决定别人的脑袋。并非你是总监,你就牛逼冲天。老人要做的只是给新人思考方向上的指引和示范。 指引示范的起点,不是带着别人解读brief ,而是让新人自己复述一遍brief 。 显然上面那伙伴的brief复述,就是典型的不良示范。 新人阅读项目时,会像一位好奇的小猫玩毛线,容易把自己绕进去。我试着从他的复述中提取一些干巴巴的key word。
每一个未经系统化训练的新人,都会交出上面的答卷。想到的头绪很多,无着力点,无主次,无方向。 一个人对brief 复述有多细,他的思考就会有多深。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我带着群成员,从深度阅读 brief 开始解读项目。 二、翻译产品隐藏信息,是brief 的第一要点在阅读创意简报时,关键信息会像一个个散落的珠子,绕在一团毛线一样混乱的思绪里。 其他成员也参与到话题讨论中,更多的产品信息并加了进来。信息量越来越大,毛线团越缠越大。 高端家电卖品味、艺术性、稀缺感的意见在讨论中被提出来。 解开这团毛线,我习惯去“找线头”——解读产品。 下文中我试着把我解读这个产品的过程记录下来。第一步拂去干扰信息,把产品作为第一优先考量的要素。 深度解读产品,是理清杂乱无章思绪的起点。 我常跟身边的伙伴说,复述brief 时要把产品表述清楚,最好做到信息数据化、图像化。 趁会员大伙在热情讨论当口,我自己去找了下这产品的信息。凭直觉找到了几个我认为有助于认知产品的核心信息:125cm机身高度;17998元单款售价;15KG洗涤、8KG烘干。 这些基础信息来自电商网站的产品详情页。 这些只是产品数据,透过产品数据挖出隐含的信息,才是文案人在解读brief要做的事。深度思考的乐趣才真正开始。 或许你对125cm机身高度没有概念。好在文案思考擅长的就是模糊到显现的信息转换。 我当时想到,一名160cm成年女性站在这台125cm高度的洗衣机边。在洗衣机上立一张A4纸(高29.7cm),纸上沿距女性头顶只有接近 5cm的落差 。 换句话说,这个洗衣机高度能到一般成年女性的胸口高度。它着实是一个大块头。 15KG的洗涤量也很惊人,足够一个大家庭使用。 这些有产品细节有意义吗?当然有意义。它们是合理人群画像的出发点。下一步的推论就会用到。 三、找到广告传播的Target,人群画像要具体到身份人们认知里洗衣机是女性使用的,这么贵的只有精英人群才买得起。 群讨论继续中,成员@快意据此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职业女高管,外面各种光鲜、回家各种身份,有了比佛利,让我更省心。 不过据反馈,相同的想法已经提前被执行过了。 单看广告作品来说,它算得上制作精细、文案考究、叙事流畅、节奏合理。显然不是小公司、小团队可以拿得出来的作品。
刚工作那几年,带的我人也都这样做事,人群画像时一通贴标签。 因为产品是洗衣机,所以就用女人口吻表达;因为洗衣机很贵,所以就列出了一串概念化的身份(QUEEN、精英、贵妇、时尚辣妈)。 人总会成长的。现在的我已弃用了那种概念化、标签式的人群画像方式,它太过于风格化。由它做出来的作品,总感觉不是跟具象的人在沟通,看在眼里,总走不到心里。 做人群画像时,我们真正要沟通的不是产品使用人,而是购买决策人。不知道看文章的你,同不同意这个观点? 谁是交易决策者、买单刷卡人,就对谁做沟通。就像“脑白金”沟通的孝敬爸妈的天下子女。从这点来说,上面广告在策略推演上是存疑的。 普遍来说,女性会花2万元买一个包,背出去可以在闺密圈、同事圈里晒,这对她们不是什么稀罕事。想要打动女性花接受2万元,买一台搁在家里的洗衣机——很难。 在这个消费场景中Target到底是谁? 当然是为家里人添置大家电买单、付款的男主人了。舍弃贴标签的方式,我试着像刑侦探员一样,用推理的方式,去为TA做一下身份界定。 1、合理推演TA
|
@版权声明
1、本网站文章、帖子等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2、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注明“转自(或引自)网”字样,并标明本网网址。
3、本站所有图片和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仅用作展示,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QQ: 1367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