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扫一扫 扫一扫 扫一扫 我们在做传播的时候,总是讲差异化差异化。差异化到底是什么?你的文案有没有可能为品牌差异化做点贡献? 当提起“将所有一言难尽都一饮而尽”的时候,你能想到红星二锅头那套铁汉文案;当谈论“你写PPT的时候,阿拉斯加的鳕鱼正浮出水面”的时候,你能认出那是步履不停的文案;当读到“假如你还需要知道它的价格,翻过这一页吧,年轻人”时,你能发现这是尼尔·法兰奇惯用的挑衅手法。 无论是文章,还是文案,如果你读得多,几乎能辨识出这是哪种风格、谁的杰作。 如果你的文案,能让别人在阅读的同事,感叹一句“这一定是那XXX的文案”时,证明你已经成功,而且已经拥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及标签印记。这就是差异化的结果。 差异化是你的作品放在人堆里,能让人辨识出来。差异化也是你个人品牌形象树立的方式,因为价值独特,所以更受欢迎。 基于此,独特的文案风格,可以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打造出品牌感知差异化、传播方式差异化,让产品及品牌拥有个性,让消费者产生信赖感。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形成自己的文案风格?并且以此帮助品牌,塑造独特个性,从而创作出品牌价值? 一、先看看别人的风格,感受下什么叫风格先不谈文案。在我心目中,写散文最厉害的是汪曾祺,像水一样清淡,像水一样自在,像水一样的清澈,读他的散文,你就能感受那种淡而又淡的味道。 那就是他的风格。 他在《人间草木》中写道:
又写:
他写吃的,也写的有趣又有味:
看来,女孩子爱美,自来有之。但是,西南联大的好像更有趣。 读这些文章时,你完全可感作者那份天然的温存。看似文笔清淡,却时刻流露出一种对于万事万物由衷的喜爱。 这就是汪曾祺独有的味道! 如果你听过李宗盛的歌,你大概也能认识那种老男人烂情歌的风格。
你仔细读读,如果现在有人这么写文案,一定过不了试用期。但是,那是李宗盛啊,李宗盛啊,华语乐坛情歌教父啊!因为他自己鲜明的风格,辨识度的嗓音及歌词,共同塑造了“李宗盛”这三个字。 再说几个人,你可能会更容易理解风格的意义。李白与王维,周杰伦与费玉清,王羲之与颜真卿,这些人放在一起,你很自觉地就能判断出谁是谁?当然,没有好坏高下之分,但是你能描述出他们之间的差异。 这种可以感知到的差异,就是风格的意义。文字风格反映的是品牌调性,也是以此塑造品牌的过程。 你比如江小白文案常年都是青春小惆怅,而Nike文案常年又都是“较量感”,两厢一对比,风格完全不一样。但是,它们都为各自的品牌主诠释了品牌内涵及精神,并且不断强化调性,形成了鲜明的个性。 风格,是指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文案风格,是呈现作者独特性的感知属性。我们所创作的文案,要与品牌价值相关联,不断彰显品牌独特性。 二、文案风格三要素,用词句式和情绪所有事物的形成,都由单个元件构成。文案风格的形成,也基本由用词、句式、情绪三者构成。 比方说,我们一提起谁的文案最有风格辨识?你肯定能想到李欣频。她为诚品书店写过N多组文案,形成了自己爱排比、爱堆砌、“雷声大雨点小”的风格。
先看几个例子—— 她写打折,用了N多个排比,找了N多个意象,然后再代入核心信息。
我加入一个公式,a=过期,b=不过期,n=代名词,α=商业信息。你会发现,这种对仗、排比,极像古诗、汉俳里的行文方式。 她写搬家,用了N多个人名,从而附带出产品信息。
n=代名词;α=信息点。 她写产品广告,仍然是用了N个排比假设,然后指出信息点。
n=条件假设;α=商业信息。 最早开始学习文案的时候,就看李欣频,她用自己强烈的风格给我们做了一个榜样(也可能是个不可实现的谎言):可以通过写作文案成为偶像。 但后来文案看的多了,发现李欣频的文案最好学。因为,她形式的美感大于内容的质感,为此,我做了一个李欣频文案创作公式——n(NA+X)+α=李欣频文案。 n表示次数,NA表示相同或重复的短语,X表示不同的名词,α表示产品信息点。 所以,李欣频文案的主要形式逻辑,就是n此相同句式+产品信息点的主要组合方式。 在我看来,她的文案,是形式的美感大于内容的质感。很强的形式感,很激烈的阅读体验,极强的个人风格,人们会被她的风格所席卷,但是你仔细思考,好像全部是一些情绪化的感受堆砌,没有人性洞察力,很难刺痛人。 比方说,在我的日常工作之中,也经常会模仿李欣频的文案,先看下面这则诚品南京店开幕的文案:
在做一款内衣的提案比稿时,我就曾经照搬过李欣频的文案。因为产品是针对小胸女性的无钢圈内衣,倡导“自由呼吸”、自由自在的价值观。所以,在形式上我也使用了大量排比句,将女孩子在家与在办公室的两种状态对冲,让其从另一种方式中解脱出来,从而享受真正的自我。 先写的是针对于职场女性:
第二条针对于妈妈:
仔细对比,你就能知道这两条文案,完全模仿的是李欣频的风格。 首先,我借用了她的用词。找到一个词眼(离开-发现),以“离开-发现”作为文案的基本骨架,建构出自己的文案基本形态。在李欣频的文案中,我们看到她用“离开”将“会议”与“安静”剥离开,形成一种对冲形式。 这种对冲的方式,表现在形态之上就是句式。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这则文案以“离开XX发现XX的快乐”为基本句式,前后两个名词为对立关系,所以你基本清楚她的句式组合方法。 读懂了文案,模仿的核心是找到情绪或味道。 李欣频擅长适用各种不同的意象或名词,塑造排山倒海的阅读感官。上文我说她是“雷声大雨点小”,是因为她的文案前面铺垫很多典故、意象、名词,看起来很宏伟,但是到最后的广告信息点,又都是一些特别小的信息,所以叫“雷声大雨点小”。找她的味道,就是找到那些情绪词,让大量辞藻涌出你的脑海,之后即可顺畅写作出想要的文案。 正如唱歌、跳舞、绘画一样,文案本身也具有不同风格及特点,只要抓住特点及风格,就可以自如驾驭不同文风,让自己成为百变小能手,应对工作环境当中的不同需求。 三、先模仿再创造,寻找独特味道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的学习,大多数人都是从临摹开始。画了基本伦勃朗,素描功底一下子提升了;临摹了无数遍的王羲之,书法也开始得心应手;吉他弹会了100首曲子,基本上也就学会了。 你会发现,我们学习的过程,都是模仿再创造的过程。文案也一样。 拿来你喜欢的文案人的作品,细读至可以脱口而出的境界,这是第一步。再拿陈绍团团长的文案举例,“最好的答案,不在熟悉的路上”“没有一定高度,不适合如此低调”“棱角的退化是这个时代的悲哀,好在有凯迪拉克”等等,这些文案基本耳熟能详。 第二步是模仿。记得之前的一次汽车比稿,为了体现汽车的性能,我又借用了团长为万科写的一则文案“感谢冰峰,感谢风暴,感谢悬崖,感谢缺氧”。 这则文案的形式,让我将汽车性能与自然界的一些事物联系对比起来,于是写下这样的文案:
如果没有读过团长的那些文案,我肯定会缺少很多写作的灵感。当然,这还只是学习的过程。 “先模仿再创造”几乎是所有新物种产生的逻辑。对于文案来讲,会模仿仅仅是开始,想要形成自己的风格,还需要创新出自己的用词习惯、句式组合方式、情绪感受表达。 这才是真正的文案成长之路。 其实,文案只是一个表达的工具。最终,还是要为写作者的思想服务。先有所思所想,才会有所言所写。在广告世界里,文案最终一定也是为创意、策略服务的一个小工具。不过,文案的风格,确实可以塑造品牌的风格,最终为品牌的辨识度及差异化做出一点努力。 手机扫一扫,阅读下载更方便˃ʍ˂ |
@版权声明
1、本网站文章、帖子等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2、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注明“转自(或引自)网”字样,并标明本网网址。
3、本站所有图片和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仅用作展示,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QQ: 1367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