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扫一扫 扫一扫 扫一扫
我的青春没有酒,但总在酗诗。一直醉到现在,不是“七宗醉”,是“一生醉”。 文案,归根结底是语言。“和广告文案最接近的艺术形式是现代诗。”“广告文案和现代诗一样都是分行文体。广告文案和现代诗一样都强调文字语言的跳跃性、创造性。广告文案和现代诗一样都要求短!——但要充分勃起!” —新增再版《小丰现代汉语广告语法辞典》006页 好文案,不必是诗人。好文案,至少是半个诗人。心中不能没有诗意,更不能不懂诗的形式和技巧。 不读诗的文案没有远方。当然,读了也未必有,但,至少,我保证:认真读完这个书单,能让你的文字“逼格”,提升1个百分点。 由诗入戏(中戏),由戏入剧(编剧),我最终醉倒在了“文案坑”。一直在“诗”的滋养下成长,以下是我在诗与文案之间转化的经验和心得。 漫卷诗书喜欲狂,诗集作伴好文章。 汉语系一 《五人诗选》 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当年的五大朦胧诗诗人。 中国现代诗的启蒙读物。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这些后世传颂的名句,都出自这本书。 “朦胧诗”,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学术命名,“意象派”,或许是更准确的称呼。 文案要有“名词思维”,再升级,就是“意象”思维。 这本书基本代表了“朦胧诗”的全貌。 “朦胧诗”不朦胧,读这一本就够了。 二《中国探索诗辞典》 朦胧诗之后,中国诗坛进入“江湖化”时代。一坨坨诗人和伪诗人,都心急火燎地开宗立派。 所谓探索诗,大多是对西方现代派的模仿。“用几年的时间,走完西方现代诗几十年的路”。这本书特别有意思。有种看《笑傲江湖》草莽帮派你争我夺的既视感。探索诗晦涩难懂。难得的是每个流派每首诗都做了解读。更难得的是每篇解读都非常专业有深度。主编者是陈超教授—著名的文艺批评家。陈超主编已不幸离世,在此致以崇敬的缅怀。这部《辞典》,不仅是探索诗自我展示的窗口,还是学习中国现代艺术各流派的最佳读本。 那时候,广场还没有被大妈们强势占领。有广场的地方,就有人群,有人群的地方,就有一个“犀利哥”用尖利的革命腔调朗诵心爱的诗歌。那是一个爱才不爱钱要诗不要命的时代。那是一个全民诗歌荷尔蒙迸发的时代。(不对,好像从没有这样的时代,是我幻忆了?) 如今,再也嗅不到那股混乱蓬勃昂扬的诗歌腔江湖意草莽气,只剩下“春风十里不如你”的肿胀油腻。庙堂已毁,江湖安在?不同的语言方式,不同的语言风格,不同的语言美学,一本“凿脑洞”之书。每次感到语言僵化固化了,我就会翻翻这本《辞典》。 三 《海子诗全集》 海子,我人生道路的一个分水岭。看到海子的诗,我果断放弃了专业诗人这个不靠谱妄想。 现在也写,只是当作练笔。在所有的艺术形式里,诗最需要天赋。不得不承认,海子就是天外精灵,用不世才华,开启了中国诗歌的“海子”时代。 读海子,就不必读余秀华了。余秀华顶多算是“后海子时代”的代表诗人。 去年,我还拆解了下海子的《九月》,来阐述文案修辞技法。海子,真是附骨入魂的存在。知识星球“小丰文案方法研习社”最新一期作业——暴改Jaguar广告语。“Don’t dream it. Drive it”,这句原文怎么翻译更好?想了半天,海子的“以梦为马”仍是最佳候选。值得读全集的诗人不多,《海子诗全编》一定要读。海子的诗,不止是平白处见神奇的语言超能力,还饱含了当今最贫乏最稀缺的:诗意。 公元前,我们太小。公元后,我们太老。 四《于坚的诗》 海子,最后一个被普遍阅读的当代诗人。海子,最后一个有诗句被大众广泛吟诵的诗人。 春哥,都唱起了《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海子的诗被民谣歌手们各种改编,个人认为最好的还是周云篷的《九月》。海子去世后,诗歌便从大众阅读书单上消失,进入了自弹自嗨的孤岛时期。萨福式的孤岛。没有了人群和桂冠,诗歌,会变得更纯粹吗?这个时期,两大岛主有必要一读。一是于坚。二是杨炼。 于坚,“第三代诗人”的代表人物,在“江湖时代”,便已自创门派。第三代诗人,就是口语化诗人。用大白话写诗,不装B,让诗回归到生活中去!文案,也是大白话写手。文案,也要回归到生活中去。在日常里挖掘神奇。在平凡里寻找诗意。文案,其实,就是“第三代诗人”。 《尚义街六号》,《纯棉母亲》《处决萨达姆》……读于坚,能纠正对文字的态度。 诗,都能这么口语,你有啥资格不说人话? 五 《周年之雪》 20年前,读组诗《诺日朗》感受到的氛围,至今仍在心中萦绕。文化感,神秘感,仪式感,形式感,史诗感,还有文字的质感氛围感……杨炼是唯一跨越了几个时代,还在奉献高质量诗作的诗人。杨炼,也被视为最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诗人(Mark下,获奖那天来打卡)。 “小丰文案方法研习社”社员提问:读谁能提高逼格和质感?我毫不犹豫的回答:杨炼。文物级品质感,充溢着东方玄学气息。可以先从《艳诗》开始读。“性”,提振阅读欲,但不是你想象中的那种诗,那种“艳”。杨炼以长诗著称,诗作众多。《周年之雪》相对精短,容易进入,也好理解。杨炼的诗极具画面感,是语言修辞大师,这也是要重点学习的地方。 “记忆是一小队渐弱的地址”“眺望自己出海”“一行字刻在墙上,不停出海的字,让孩子变老”。第二句,曾是我的微信个性签名。 六 《藏地诗篇》 张子选,终于,出诗集了!翻看诗集的那一刻,终于,失望了… 这不是那个在西部寒冷冬夜烤着黄羊的张子选。这不是那个在高粱地跌下马愣了一辈子的张子选。为什么还推荐呢?因为音韵!张子选是为数不多的,民歌般押着韵的现代诗人。我们又不是学写诗,而是要化用可吸收的语言技艺。虽然风格散了味道变了,仍可作为现代诗的音律范本来看。 从唐诗宋词到现代诗,最大的遗憾,是丧失了“音律美”,张子选的诗固执地保留着这份美,那种从泥土里流淌出来的质朴的音律美。
后期诗作,有点为音韵而音韵。《藏地诗篇》是对古代音律的破坏、拓宽和重组,可以看作是现代诗版的《音律启蒙》。 朦胧诗时代——江湖时代——海子时代——孤岛时代,6本诗集,一部新时期现代诗歌史。要多读汉语现代诗。诗,母语的艺术。诗,翻译中丧失的那部分。要读原文!要读原文!要读原文!不能,就只能读译诗了。绕不过去滴。即使你是平平有奇英语小天才,西班牙语、德语、俄语、法语呢? 英语系一 《荒原》
“现代诗开山之作”“欧洲文学史最重要的里程碑”“西方现代文明的挽歌”,如果只读一本现代诗集,我建议读《荒原》。长诗《荒原》是艾略特的代表作。全诗由《死者葬仪》、《对弈》、《火诫》、《水里的死亡》、《雷霆的话》五个章节,构建了一座神秘繁复的语言迷宫。 只说纯技术:我从《荒原》里,学到了三个修辞技能: 1、语体交响化《荒原》是英语作品,但也穿插使用了意大利语、拉丁语、法语、梵语等。《荒原》引用了35位作家56部作品中的片段。如: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但丁(Dante)、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和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等。《荒原》还涵盖了十几种文体:神话、圣经、传说、故事、歌谣、小说、歌剧、寓言、独白等等。如此庞杂混乱,又那么严谨精致!《荒原》就是一部语体运用百科大辞典,一部盛大恢弘的多声部交响诗。 2、语言蒙太奇A 骑士寻找圣杯的传说 B 死亡中的现代荒原 《荒原》中的两大叙事主场景,不断闪回交叉,又平行并立。现实与神话、今天与过去、荒原和地狱、主观与客观……既超越了时间,又跨越了空间,用蒙太奇手法拼贴在一起。 语言蒙太奇:语言的强制性截取和并置。全诗是由语言蒙太奇来结构的,读到即看到,就不节选原文了。 3、 词语陌生化枯干的雷、女仆发芽的灵魂、大地“棕黄色”龟裂着……熟悉词语,陌生组合,创造病态的审美感,催生异化的新鲜度。 陌生化,不止是修辞,而是对“自动化语言”的反叛。创意性文案,就是寻找“语言的陌生化”。《荒原》疏离感满满的病态语境,就来自其系统性的语言陌生化。 美林香槟小镇《圣经》三部曲,在整体结构、语体运用,乃至遣词造句上,都深受《荒原》的影响。不解释,懂的自懂。 《荒原》以艰深晦涩著称。不必为读不懂而羞愧。艾略特曾说:“在写《荒原》时,我甚至不在乎懂不懂得自己在讲些什么……” 小提示:《荒原》常年有英文原版在售。
二 《草叶集》 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长着草--沃尔特·惠特曼 《草叶集》在一些欧洲艺术家眼中,美国没有纯艺术。美式艺术,向来以商业化、大众化、通俗化、流行化见长,现代诗也大体如此。《草叶集》(Leaves of Grass),开创了诗歌的自由体(Free Verse),进一步解放了诗歌的形式和内容。 惠特曼让诗歌低下高贵的头颅,重新嗅到了草叶的苦香,重新获得了奔放自由的生命力。这一小段儿,用人话说就是:更接地气儿了。 《草叶集》的很多诗,都是可以当众大声朗诵的,听众也听得懂,能共鸣。《草叶集》让诗歌这项高雅艺术,走出了文学沙龙的象牙塔,回到了民间和大自然。惠特曼,被称为美国文化之源,对后来的美国文化艺术影响深远。 作为文案,为什么要读《草叶集》呢?文案毕竟不是诗人,只是向诗借鉴而已。如果你想练习写诗,“草叶体”是相对容易学习的起手式。《草叶集》是阅读率最高的诗集之一,走遍世界,走进了中国的课堂。《在自由和力量中飞翔》,被编入沪教版语文七年级第一学期课本。
三 《嚎叫:金斯伯格诗选》
长诗《嚎叫》——垮掉的一代的冲锋号角,诗歌版的《在路上》。 从惠特曼到金斯伯格,诗歌从大自然走到了纽约大街上。从《草叶集》到《嚎叫》,诗歌从“自由体”演变为“放纵体”。《嚎叫》是美国反主流文化的灯塔,催生了嬉皮文化、性革命、反战等一系列社会思潮和运动。 《嚎叫》有两大语言特征:词语的过量使用,不再节制,用词语流而不是词来写作;语句节奏失控,句子长短不一快慢交错,读者不再需要进入诗的节奏,而是被词语流直接带走。 很多人认为,嬉皮士们是一种无药可救的末世思想。其实不然,嬉皮士们自认为这个世界是有解药的:DP+性+东方玄学。或许是为了寻找“解药”,金斯伯格特意来到中国。他在上海宾馆昏暗的灯光下读白居易,他在河北大学的课堂上拉着手风琴朗诵,并把中国观感写到了《嚎叫》里。 如果想深入骨髓地了解流行文化,可看看《嚎叫》。如果语言需要颠覆性重建,更要读读《嚎叫》。 每个文案,都需要破坏性地“嚎叫”!
四 《鲍勃迪伦诗歌集 勃迪伦(Bob Dylan) 》 “他重建了音乐和文学之间的联系”——金斯伯格向诺贝尔评奖委员会这样推荐。 诗歌,诗歌。鲍勃迪伦之前,现代诗歌只是诗:鲍勃迪伦出现后,现代诗歌才变成了诗歌。 有人说:鲍勃迪伦的歌词获得诺奖,是严肃艺术的堕落。我倒认为这是艺术殿堂对美国流行文化的最终承认。 美国艺术发展的主线是商业化、流行化,大众化。从惠特曼到金斯伯格,再到鲍勃迪伦,就是这条主线的延伸。艺术而已,干嘛非得浓眉大眼故作严肃?如果用一个人名代表美国文化,不是林肯、不是迈克尔杰克逊、不是乔布斯,只能是Bob Dylan。鲍勃·迪伦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地球上有了第1个集诺贝尔、奥斯卡、格莱美和普利策新闻奖于一身的人。为什么不是乔布斯?不好意思,乔布斯自己不会同意,他是鲍勃迪伦的铁粉一枚。 单从语言艺术来看,鲍勃迪伦也是一位够格的诗人。不用细读,一眼可以看出,法国诗人兰波对他的深刻影响。鲍勃迪伦的存在,是文案们的莫大福利。你可以一边轻松地哼着歌,一边开森滴学习诗艺了。 法国诗人兰波,是世界众多文化偶像的偶像。代替鲍勃迪伦领取诺奖的摇滚教母史密斯,就是兰波的超级铁粉。铁到什么程度?她不惜花费巨资买下了兰波居住过的一座危房。
法语系一《醉舟》人民文学出版社 什么是天才?兰波就是,二十岁前就成了语言大师。天才什么样?“诗人确实是盗火者……诗人通过长期地、广泛地、深思熟虑地打乱所有感官,使自己成为通灵人。”天才,就是通灵人。 天才还有个特点:作。兰波不长的一生,就是作的一生。好莱坞拍了他的传记片《全蚀狂爱》,兰波的扮演者是当时尚未出名的小李子。本尊也曾是翩翩美少年,不输小李子。 “兰波族”听说过吗?很多摇滚明星,都是“兰波族”。因其反叛精神和传奇人生,兰波被视为“第一位朋克诗人”、“垮掉派先驱”。死后狂涨粉,还专涨明星粉的诗人,仅此一位。 兰波,是众多流派之父,却不是任何流派的亲人。兰波,本质上是一枚象征主义诗人。《醉舟》,也被看作象征主义文学的巅峰之作。 一说到现代诗,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不美”。大可放心,《醉舟》可能是史上最美的现代诗之一,充满了油画感。想解决文案的画面感问题?建议把《醉舟》背诵下来。
二《恶之花/巴黎的忧郁》 “我是一片连月亮也厌恶的墓地。” 普遍认为:现代主义诗歌,是从波德莱尔开始的。如果说兰波是美的通灵者,波德莱尔则是审丑大师、黑暗美学鼻祖。从《恶之花》开始,艺术史由审美走向审丑,继而多元化起来。波德莱尔是最早被介绍进中国的现代诗人。他也是对中国文学影响最深刻的现代诗人。五四时期,波德莱尔是现象级文学议题,鲁迅、徐志摩的创作都深受其影响;卞之琳、戴望舒、俞平伯、施蛰存都是迷弟,并翻译过他的诗。对波德莱尔的研究和翻译,已是中国文学界的一大显学。综合来看,几十种译作中,以钱春琦和郭宏安的译本为佳。 文案阅读波德莱尔的意义?扩宽你的审美!不止宽度,还有高度。当然,也小小地考验一下审美耐受度。
三 《圣-琼·佩斯诗选》 圣-琼·佩斯属于小众诗人,小众到几乎买不到他的书,虽然他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圣-琼·佩斯却是最不可替代的小众诗人,诗人中的诗人。他的代表作《远征》(阿纳巴斯),是在北京西郊一处道观完成的。此诗是圣-琼·佩斯在中国任职期间,蒙古之行以后的创作。这是真正的史诗,却暗寓着成吉思汗西征以及小西琉斯远征波斯的历史。 在姐夫我的心中:《远征》是仅次于《荒原》的天才之作。能从圣-琼·佩斯那学到什么?诺贝尔奖颁奖词这么说:“由于他高超的飞越与丰盈的想象,表达了一种关于目前这个时代之富于意象的沉思”。对,好文案一定要有想象力。
西班牙语系一 《死于黎明(洛尔迦诗选)》 Garca Lorca Federico,我最喜欢的民谣歌手——莱昂纳多科恩的偶像,也是北岛、顾城、王家新等诗人的创作启蒙者。洛尔迦最容易学,因为简单、透明、美好。洛尔迦最不容易学,因为你不能一直简单、透明、美好。 洛尔迦失传了,现代诗越来越抽象、理性、晦涩。洛尔迦又永恒着,没几个现代诗人不学习洛尔迦。好了,抒情完毕。 洛尔迦的诗,简单得就像童谣。洛尔迦的诗,美好得就像童谣。他的诗,来自西班牙的谣曲民歌,乡土气息满满。《诗篇》、《歌集》、《吉普赛谣曲》、《荡妇谣》、《宪警谣》、《月亮谣》和《梦游谣》、《深歌集》、《致伊格纳西奥·桑切斯·梅西亚斯的挽歌》—只看书名,会误以为他是个民间音乐家,是的,他本就是个写诗的民间音乐家。“洛尔迦将他的诗与西班牙民谣结合,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诗体,影响了世界诗坛。”向洛尔迦学习,不仅要学习语言的音乐性,更要学习他的童心、质朴和简单。
五四诗人戴望舒也是洛尔迦的铁粉,翻译过不少他的诗,但那个年代,总在诗中加很多语气助词,不读也罢。推荐诗人王家新的译本。 二《20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 Love is so short,and oblivion so long. 爱情太短,遗忘太长。 聂鲁达是智利人,智利人使用西班牙语。 了解聂鲁达,最好先看一部电影。《邮差》是一部轻喜剧,讲述了流亡诗人聂鲁达帮男粉丝撩妹的故事。非常质朴温馨的好电影,豆瓣评分8.8。你可以把自己代入为那个小邮差,向聂鲁达学习怎么写诗,和,撩妹。《20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竟然是聂鲁达20岁之前的作品,得知这个残酷事实,我差点吐一口老血…… 聂鲁达并不是像兰波、洛尔迦那种横空出世的天才。他的诗里有惠特曼和波德莱尔的影子。可见,就连写诗这个最需要天赋的行当,也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命。坊间报道,聂鲁达有个特殊爱好—看低俗小画报,并且坚持了一辈子。这点应该加分,诗人不应一味的苦逼和崇高,保留几个低俗爱好,很有必要。 诗人作家都是从写好一首情诗开始的。如果你的文案连最心爱的人都打动不了,又如何打动那么多的陌生人?聂鲁达的情诗,辽远深致又华美浪漫,是情圣史上最璀璨的艺术明珠。不过,在这个猥琐的小时代,不是菇凉们的菜了。摘录了一些名句,来,我们一起读情诗:
俄语系一《记忆的声音—阿赫玛托娃诗选》 很多美女作家,不是美女,也非作家。有些美女诗人,不仅“贾”,还浅。判断一样事物的含金量,要把“定语”拿掉。 阿赫玛托娃,首先是一流的诗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然后才是大长腿美女(身高180cm)。“她表达的内容自始至终明晰易懂。她是她那一代作家中的简·奥斯汀。她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纽带的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阿赫玛托娃是俄罗斯文学“白银时代”的代表人物,被誉为“讲俄语的但丁”、“历史风景画的大师”。 阿赫玛托娃不缺少像《安魂曲》这样的“大诗”,但我认为还是早期“室内抒情诗”更有价值。阿赫玛托娃的神奇之处,在于擅长把庸常生活和琐碎情感无缝转化为美妙的诗篇。很多文案感叹自己没有生活,所以写不出好文案。每个人都不缺少生活,只是没有“转化力”。对生活感受和书本知识的转化力,直接决定了一个文案能走多远。 功夫在诗外,诗却就在日常里。阿赫玛托娃的诗,有时候就是简单的生活日记。我们都成为不了她,但可以先写好自己的生活点滴。
二《曼杰施塔姆诗选》 “人死了,热沙冷却,昨天的太阳被黑色担架抬走。” 俄国阿克梅主义文学重要代表。什么是阿克梅主义?阿克梅主义(源于希腊文,意即“事物的高级层次”,“花朵”,“繁荣期”)——不管怎样,这一流派追求较象征主义更多的力的均衡、更准确的对主客体关系的认识。曼杰施塔姆本人的创作却一点也不“阿克梅”,他是那座终年积雪的云上孤峰。 我承认,对于文案来说,曼杰施塔姆太高阶了。他的最佳读者是艺术家和诗人。诗人北岛就是他的“自来水”,并翻译过他。每次读他的诗,我总想起塔可夫斯基的电影《乡愁》。二者共同的美学特点:让艺术形象有了雕塑性和重量感。 作为文案,我们要学习什么? 曼杰施塔姆独创了彼得堡式的"声音--情绪--意义"结构。请注意!这个结构也可以看作一种传播路径。文案不是文字,而是语言,语言首先是声音:为什么要创造声音?是为了顾客的情绪,继而在心智中建立起独有的“意义(价值)”。研究透这个结构,或许我们就参透了文案传播的奥秘。为了搭建这个美学结构,曼杰施塔姆经常使用"重构时间"和“暗中转换叙述主体”两大手段,营造出一种坚实而又迷离的艺术效果。 当作练习,读下面这首诗时,请特别注意三点: 1 时间 2 叙述主体 3 下半段的“声音”
三《布罗茨基诗歌全集》 能有手抄本的诗人都是牛叉的诗人。布罗茨基早年的诗歌,不少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甚至流传到了国外。个人命运太虐。两次关进精神病院,强制注射镇静剂,常半夜被拖下床,去洗酸爽的冷水澡。服了五年苦役后,被塞进飞机赶出国。 他的抗争是安静的,默默拒绝不公和同化。他的诗是安静的,静谧中却听得到一切。 最终,祖国承认了他。叶利钦称他为:“俄罗斯诗歌的第二颗太阳”。最终,诺贝尔文学奖頒给了他,他成为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 布罗茨基是连绵的山脉,我们就不爬山了,只说两个技术细节吧: 1、很少用“我” 熟悉现代诗的人,一定知道这有多难。拿掉这个字,90%的现代诗人就无法动笔了。做文案千万不要被“我”带偏。《小丰辞典》说:要站在第二人称上说话,也就是要多从“你”的角度来写。人称代词决定了思维方式,过多地使用“我”,你就走不出“我”了。试试去掉你的文案中的“我”。 2、大量使用名词 “名词比动词好,动词比副介叹好"《小丰辞典》这句名言,很多人会背,但不会用。看布罗茨基的诗,要多学他怎么创造性地使用名词。 诗人北岛很不喜欢布罗茨基,说他“自以为是”。这段公案,可自行搜搜。布罗茨基还有本《小于一》,不是诗,但却是诗人必看!建议和诗集搭配着读。 不多说,上诗!
德语系一《荷尔德林诗集》 Johann Christian Friedrich “荷尔德林用他的作品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架设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在里尔克和荷尔德林之间纠结了下。里尔克是德语系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这个无可争议。他说:“一个诗人手上必须有两支笔,一支写诗,一支写信。”除了诗之外,可以读读冯至翻译的《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完全可以当作课件来学。里尔克一生阅女无数,因摘玫瑰花刺破手指引发败血症而死,算是做鬼也风流吧。 和里尔克的锦绣人生比,荷尔德林的一生就是地狱。但即便在地狱里,他仍旧保持着高贵的灵魂和神圣的抒情。荷尔德林,严格的说:是古典诗人,算不上现代诗人。但,他对现代诗人的影响却又异常深刻。 保罗策兰自杀前几小时,还在读荷尔德林的书。海子受他影响最大,甚至可说:他们是精神上的师徒。 他,可能是最后一个和神对话的诗人。他的诗,是“安静的”、“神圣的”、“本质的”。 荷尔德林,是典型的抒情诗人,藉由风景抵达诗的神秘。我们现在只有自怜的滥情,再也没有了高贵的抒情。你有不高贵的权力,但得掌握抒情诗这个基础形式。 我说的是:用现代语言来抒情,而不是传统格律抒情。一个好诗人,是从学会抒情开始的,文案也然。这么说吧,荷尔德林集成了抒情诗的一切优点。最后,记住海子的一句评价:歌唱生命的痛苦,让人灵魂颤抖。在这贫困的时代,诗人何为?可是,你却说,诗人是酒神的神圣祭司在神圣的黑夜中,他走遍大地。-- 荷尔德林《面包和美酒》节选 二 《灰烬的光辉:保罗·策兰诗选》 “奥斯威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也是不可能的”。—阿多诺(Theodor W. Adorno) 1945年,《死亡赋格》发表,震动诗坛,成为德国家喻户晓的名作。 阿多诺因此收回了那句话:“长期受苦更有权表达,就象被折磨者要叫喊。因此关于奥斯威辛之后不能写诗的说法或许是错的。”“废墟文学”、“血滴诗”、“音乐诗”,这几个词,是用来评价策兰的专属词。保罗·策兰有多重要?他被视为现代主义诗歌的终点,后现代主义诗歌的起点。曾经,我认为北岛的《回答》,是伤痕文学的巅峰之作了。看到《死亡赋格》后,才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犹如钢琴黑白两键,却可以演奏万千声乐。策兰用黑白两色,在读者内心刻下了超现实的苦难画面。读策兰,当然要学其音乐性。策兰早期诗歌承袭古希腊诗韵,偏爱扬抑抑格(Xxx)韵步。但由于中西韵律有别,且又经过了一轮翻译,只能尽最大努力去感受,边“误读”边学习。 我主要学习其长短句的运用: 1、长长长短、长长长短短、长长长长短短…… 2、 短句通常超短,有时只有一个单词 3 、短句复沓使用,重复再重复 文案,不是押韵就有音乐性。节奏比韵脚重要,是整部乐曲的基础骨架。没有节奏的文案,就像乐队没有鼓手,旋律再美,也会拉胯。
波兰语系一《辛波斯卡诗全集》(4本) 我最初读的是台湾繁体字原版。为什么推荐东方中心译本,因为不是转译,是波兰语直译。诗,就是翻译中丧失的那部分。直译,或许能减少点丧失。 几米的很多漫画取材自辛波斯卡的诗。文艺女王陈绮贞对她也推崇备至。我认为,辛波斯卡的诗是每个文青的标配。如果你连辛波斯卡都没读过,那说明…… 不,不能把辛波斯卡归为爱情诗人。她,只不过用爱情诗的写法写各种题材的诗。神秘而又清冷,浪漫而又带着轻微的嘲讽。读辛波斯卡,绝不是要学文艺腔,而是要学习她以小见大,以细节见全局的诗歌技艺,还有她那种穿透庸常的自带幻想气质的洞察。 写简历,每个人都经历过不止一次。辛波斯卡却能从小小的简历中,窥探和概括整个人生。这就是典型的以小见大,以细节见全局。
辛波斯卡的名篇不少,金句也多。我最喜欢的是《种种可能》。这首诗简直是用金句堆起来的,每一句都力透纸面余味深长。忍不住节选一段:
一个诗人,没必要读他所有的诗。辛波斯卡的诗,我却几乎每首都读了,她真的离你我很近。 文案归根结底是一种商业艺术,必须从高维的纯艺术吸收养分,才能行稳致远,与众不同。正因如此,我才不惜耗费万余字,从文案视角来教你怎么读诗,并提供了一些转化路径。 不要天天热衷于寻找捷径,最后的竞争力是你的综合修养。不要只读工具方法书,文案,一定要读读诗。诗,是语言的最高艺术。不读诗的文案,远方在哪? 这是个诗意贫乏的年代,但哪里有贫乏哪里就有反抗。就让我们一起来做打捞着吧——“创意是个浪子,文字是炊烟袅袅的家” 作者公众号:小丰品道(ID:xiaofengpindao111) 手机扫一扫,阅读下载更方便˃ʍ˂ |
@版权声明
1、本网站文章、帖子等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2、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注明“转自(或引自)网”字样,并标明本网网址。
3、本站所有图片和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仅用作展示,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QQ: 13671295。